唯一让人担忧的只有:两人的年龄差太小了,只有十三岁。
史书上记载的皇太子与帝王之间的权力斗争还少吗?就算是亲子,也不乏刀剑相向,更何况陛下与郡主只是甥舅关系?
因着这个缘故,阚英也多犹豫。如今见陛下的态度,算是下定决心:不论如何,他拼死护着陛下便是——
反正这条命,也是他救来的。
接下来几日,朝堂上下都忙了起来。
赈灾物资总不能只有粮食,小皇帝还说了,得有棉衣、干净水源、取暖的煤炭,灾后重建还得要一笔钱。
有能调的抓紧用手令调,不能从周围府县调的,如水泥,那就抓紧生产。
上早朝时,能见到不少官员疲惫的眼睛。
在这种奇异的、狂热氛围中,以往都是早朝上不值一提的春汛居然拉了全燕都的目光,短短三天内,无数物资被送往灾区,不仅灾民,就连救灾的兵士、医者、县衙官员小吏,都有受宠若惊。
受灾最严重之一的凤翔县,县令见到近日来往不断的高官,小心翼翼地找人探问:“凤翔又不是人口大县,税收也不多,怎么上面……偏偏盯着这?”
他心中惴惴,心想自己为官数载,不说像隔壁宝鸡县的县令那般,心有成算,做出一番成就;也是兢兢业业,对百姓并不苛责,每三年的考评中,都能得个中上,在百姓中的名望也不错。
就算有冰炭孝敬,也只是稍稍补贴家用,并不敢多拿。
甚至如今的官服,都被老鼠咬了几个洞,加急补上的。
同他熟悉的那官员摇摇头,语气轻松:“你放心,这件事是陛下紧紧盯着的,不敢有人糊弄你,你尽管施为!”
说着,他还有点羡慕的意思:“下次考评,你若得了个上上,就能调去燕都了。”
“燕都……那位陛下……”
县官确定是陛下的命令,倒是放了心。
陛下定然不会害他们的,反而处处为百姓着想。
凤翔距离燕都的距离不算远,邸报半月一次,各个动向倒是很明确。起码他们这,能享受到种种新政的便利。
“免税倒是还好,就是这让百姓救灾,还有那个‘水泥’的,现下拿不出余粮了。”
而且百姓也不像缺粮的样子。
提起这个,县官又不免慌神,这笔钱压在明年的赋税中也不是不行,可明年又免税。
“这你放心,上面都安排好了。”同伴拍了拍他的肩,“你就放一百个心,只要安抚百姓,不强力镇压,政绩绝不会差。可别像宝鸡县那样……
“奏疏写得好,主意出了一大堆,就是不会做人,早叫上官拿去讨好陛下了。”
听着听着,县官最终叹了口气。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能管好这凤翔县,就已经不错了。
——
将其他事情放下去,明慕也没有闲着,一直盯着花盆的生长情况。
不得不说,果然是一万年后的特殊种子,种下去的当天,就冒出了小苗,一日后,俨然有成熟的架势。
但是看这样子,怎么这么像棉花啊!
明慕为了不让人发现种子生长的异常,都是放在寝宫的一个小角落,平常不让人过来。现在也只有他一人抱着花盆无声尖叫:
他要的是土豆啊啊啊!!不是棉花!!
没有土豆,接下来的半年要怎么办啊!!!
但是长都长了,他总不能拔了,贺隋光离开燕都去了灾区,说是宝鸡县,也不可能再给他一枚种子。
明慕叹了口气,轻轻摸了摸上面的小花苞:“加油生长吧,我很需要你。”
不管是土豆还是棉花,其实他都挺需要的。
小花苞动了动,仿佛害羞。
接下来的半日,它一鼓作气长到了成熟,花苞里面果然是细腻的棉花。
明慕小心地取下棉花,收集里面的棉籽,放在专门的小荷包里,预备让皇庄的人先拿去种种看。
之前他特意找人了解过棉花的花期,如今正是种棉花的好时节,三个月后就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