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此时,明慕才察觉出当皇帝的好处来:起码出去旅游的时候,不会有人跟他挤。
经过一天的充足休息,第二日早朝,明慕称得上精神百倍。
见到神采奕奕的小皇帝,站位稍前的官员们总算放了心。
不枉他们连夜去找临西王府的世子来救场。
想起对方,他们简直恨得牙痒痒,分明对方在听完之后早有意动,偏偏叫他们一个个全都答应加班,起码牺牲往后三月的休沐,等夏日结束后才可喘息。
不过能叫陛下多休息几天,这点牺牲,仿佛也不算什么了。
随后默契地将大婚的消息压至最后。
因着太平苗一事,朝中的气氛倒是很高涨,只一天便交出了数份防疫方案,桩桩件件都考虑齐全,在金陵附近的经榕被抓了壮丁,被同僚们安上了总管的头衔。
这工作效率简直了,仿佛昨晚连夜加班的。
这还是第一次,大部分人都这么积极,以往每日打卡的御史也不再念叨什么劳民伤财,反而极为配合。
简直像换了一批人。
这个念头转瞬即逝,明慕非常及时地提供了情绪价值:“大家都用心了,等金陵结束,朕让诸位多休息一日,凑个双日休,如何?”
能多一天假自然是好的!
特别是某些被压榨了休息日的尚书们。
各位朝臣复又打起精神,充满干劲!
在早朝的最后,礼部尚书赵忆远出列,只道:“大婚事宜已在筹备中,钦天监所言,七月初二为上吉,合陛下的生辰,诸事皆宜。”
她的这句话宛如在平静的水面砸下了一块石头。
“陛下大婚?可未经过选秀……”
“敢问娘娘是何人?来自何处?”
朝廷里的诸位官员像是嘎嘎叫的鸭子,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对这件事极为震惊,只是没人提出国孝未出,不得成婚这种话。
笑话,原先的太子们十五六岁便要准备成婚,等到继承帝位,后位早已有了人选,能够直接册封——顺道一提,先帝便是如此,只是他不喜皇后,不出几年便病逝了,而后汪氏盛宠,与中宫无异,只是缺少一道册封罢了。
按理说,明慕在十五岁时,也应着手选秀大婚,只是先帝不喜幼弟,一直压着没提,以至于拖到了登基后。
要是从选秀开始,起码要耗费半年多。若陛下先前有了心仪之人,此时要迎娶倒也正常。
只是他们之前从没听说过有这号人啊!
硬要说与陛下亲近的,除了朝堂上的诸位尚书,便是那位……临西王府的世子?
一想到那位异族世子,不少人眼神都灰暗了:
“陛下!后位人选还需三思啊!”
“临西王府拥兵自重、狼子野心,如今派世子前来,不可不防……”
总之,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任君澜绝对不能登上后位。
明慕没有说话,而是等待诸位都发表意见后,才慢悠悠地开口:“诸位以为,这太平苗来自何处?”
有人颤悠悠地道:“……西宁府?”
明慕点头,板起一张脸:“前些年的会试,故意将西宁府的学子刷下去,难道你们以为我不提,就是不知道?
“大家本都是盛朝子民,何必单独分一个西宁府?早在开国之时,若没有临西王,盛朝能否创立还未可知。”小皇帝知道,想要在短时间内消除这些人心中的偏见是不可能的事,只能先循循善诱,“世子有什么不好?朕见他好极了。”
说完后,明慕的脸颊微红,幸好位置高,别人看不清他的神态。
本以为这番充满了“恋爱脑”的发言能让朝臣稍微改观——起码叫他们知道,是自己偏要迎娶临西王府世子!是他偏要!
没想到,这句话反而叫这群人的误解更深了:
看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