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内卷我被卷 > 第七十三章 登基第六十五天(第2页)

第七十三章 登基第六十五天(第2页)

“我不知道多少……但是,陛下,我能带队去他们制作火器的地方。”

半大的少年直直地盯着陛下,仔细看去,他的瞳孔并不是中原人的棕色或者深黑,而是泛着一点幽蓝。

像一匹狼。

“我认得路,只要是去过的地方,我都认得,就算是没去过的地方,我也能根据特点,揣摩出方向。”

“从我能走路至今,就没出错过。”

“不瞒陛下说,军营里没人知道此处,都只知道一个模糊的方向。先前我在某个方位见过陛下,又根据风中的气息,顺利找到这里。”少年正在向他们的陛下努力介绍自己的优点,拍了拍胸脯:“我不弱的。请陛下放心,我一个人可以打死一头狼。”

那甚至是在三年前,他十三岁的时候,山中常常有野狼群,下山咬死牲畜,他背着箭篓,拿着柴刀,独自上山,将那只领头的狼杀死了。

狼肉不算好吃,但是狼皮还算完整,卖去县中,得了一笔银两。

想到这里,郑小羊不免自豪:“请陛下相信我,我一定可以。”

前两句还知道说句小人,如今早就忘了。

“可是战场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哦?”

明慕不可能因为这孩子的一面之词,直接应下,甚至心中生出荒谬感——

是谁教他这么说的?

为什么?

如今军户是一个让人避之不及的大雷,只要参军,当了士兵,以后世世代代都得出人,简直这辈子都绑定了,正常人愿意让自己的小孩学武才怪,就算想舞刀弄枪,也得乖乖的读书科举,等当官了,私下里随便玩玩倒无所谓。

总之,不能去婺剧,不能当武官,就是不能当兵!

而军户,虽然有朝廷分的田地,但无一不想尽各种方法,试图摆脱这个宿命,之前清理黄册,抓到不少军户将自家的孩子放在别人的名头下,为的就是瞒天过海。

虽说明慕有清理军户的意思,但一时半会也没法动手。和医户、匠户不同,人家就算改了,去科举,也没什么——反正这两者,也不是普通人说干就能干的,以后还是得让大夫、匠人传授给弟子,再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可军户不一样,这是真的能拉了人就走的!谁都不想当被拉走的那一个!

所以,郑小羊突然说这个话,明慕疑心是不是有人对他说了什么,不然,一个半大的少年至于如此?

“小羊,你知道军户和普通户籍的区别吗?”明慕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一遍,“也就是说,如果你参军,加入了这场战役,以后世世代代,都得出兵哦?”

甚至这户人家死绝了,也会找血缘关系最近的,继续充作军户。

太祖的想法是,不至于想要拉人打仗时,拉不出来,所以先挑一批人备着,由国家给他们分田地作为补偿。可是随着时间流逝,文人掌兵,军权旁落,这套方法就不适用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已经流传许久,明明是和周围人一样,却因为户籍的限制不能科举,而是去参军,就算去了,一辈子最多当上百户、副百户,再之上的,普通人很难上去。

于是,军户从最开始的“香饽饽”,变成了如今的“暴雷”。

明慕简单解释了一下普通农户和军户之间的不同,问:“是有别人教你这么说的吗?军中之事,有将领们烦忧……”

“不是的,陛下,这是我的个人所愿。”郑小羊看向明慕,心里充盈着一股柔软的,轻飘飘的情绪。

他本以为,自己提出这样的说法,一定会被一口答应。

可是陛下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陛下担忧他。

这个认知让郑小羊的心里暖洋洋的:“我清楚的,西宁府的人都再清楚不过。”

明慕微愣。

朝廷不会给西宁府调兵,所以一应兵力,都需要西宁府从本府中调去。

边防之兵,是从全盛朝抽调;而西宁府,只能倾一府之力,守住防线。

“我的兄长便是随军出征,我以后也会。”

少年的眸中似乎有着火苗:“陛下,我可以胜任。”

明慕面色凝重,叹了口气,还是没有应下:“等一会,你随我一起去见总督。”

这怎么回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