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内卷我被卷 > 第七十六章 登基第六十八天(第4页)

第七十六章 登基第六十八天(第4页)

现在正是开启大航海时代的关键节点,现在好不容易富裕了,当然要造船!

实际上,看过前朝的数据后,就能清楚,这些银两不算什么,不足前朝的四分之一——甚至前朝只是偏居南方,没有往外扩展过。

首先太祖规定,农业税大幅降低,几乎是前朝的一半,而商税也极低,所以促进了晋商这种庞然大物的出现。

户部都没有一个老东头有钱,可见一斑。

如今一条鞭法是将繁杂的税务整理干净,可最主要的几条税制还是没动,而重农抑商的国策也让商业没有前朝那么发达。盛朝内部的经济就没盘活。

并且通过黄册来看,不少人的土地……有点过多了。

理性来看,土地是最佳的投资工具,多余的土地租出去,就能零风险获得几乎一半的收益,并且税收也只有一点点,这点税收全都让租户承担,傻子才不干呢,这钱不就是从天上白掉下来的嘛!而商业,虽然税收也低,但是要承担的风险则是翻倍增长。

再加上户籍的限制——给军户的田地税收更少,也算是一种补偿,可惜没什么用。

百多年下来,隐田多,农业税就收不上来;商业不发达,商业税更收不上来。现在明慕的方法倒是能将这些都梳理干净,缓解一时之需。

可若是税制不更改,缓解也没什么用。

商业必须发展,扶持和加税共线并行,最起码得将国内的经济盘活,现在大家都是穷人,朝廷的钱收不上来,百姓也没钱。此外,最好能剥离土地的投资属性,搞一搞国。有。化……还得发展重工业,在与世界平齐甚至略略超过的情况下,保障自己的地位,最后走轻工业……

没有案例可以参考,明慕只能大致写下自己的思路,供朝廷诸公参考。

只一点,朝廷的公务人员必须剥离私心,也不知道他这套内部奖励制度能维持多久……当年的马哲课真不应该糊弄过去!

而军户限制……说实在的,明慕显然没有思路,如果贸然以有无功绩进行后代解锁,显然很不靠谱——大家祖上,谁没一两个有名的兵士呢?

凭什么他行我不行?

不患寡而患不均。

再者,军户人多,若是处理不好就是暴雷,所以这么长时间,明慕迟迟没有下手。

或者换个思路。

不去放开限制,而是增加本赛道的奖励。

打个比方,大家为什么想科举?不就是因为可以当官,可以青史留名,可以施展心中抱负嘛!

假若给军户也如此安排呢?可以上军官学校,出来分配就是小官,打通上升渠道……

总之,不知道算不算好用,先记下来。

明慕奋笔疾书,不一会,就写了满满的几张纸。

认真算下来,他都觉得钱不够花。

还是得出海!找银矿!

甚至听说隔壁的倭国就有一个很出名的银矿……现在开始开采了吗?

总之不管有没有,明慕先预定了。

“陛下?”

阚英见陛下正忙,等到他停笔了,才小心地放下墨条,拿出温热的棉巾,为陛下敷手。

酸痛的手指和手腕慢慢缓解。

正因为热敷的效果奇佳,每隔一段时间还会用中药煎煮外敷,所以明慕保留了这个“奢侈”的享受,算是私心了一把。

“奴婢有一言……”

“嗯嗯,你说。”

没有澜哥在身边,明慕很需要听一听本地人的意见。

“陛下是想……出海?”阚英倒是想起,梦中依稀有这样的内容。

只是大半年过去,细节早就忘光了,只有个大致印象。

那时,陛下提出这样的设想后,首先就被内阁打了回去,说这是劳民伤财之举,并不赞同。

又举例了早年间谨身殿大火事件,着火时,其中供奉了太祖年间的下海记录,还有船只模型,一把火全部烧没了,说明上天不赞同此事,特意降雷烧毁。

可如今,内阁不可能反驳陛下的所有意见,说不定还兴高采烈地分派活计。

所以阚英将劝说的话语咽了回去,只道:“奴婢记着,宫中有些早年间的记录,回去后找给陛下看。以往造船的匠人也都登记在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