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内卷我被卷 > 第七十八章 登基第七十天(第6页)

第七十八章 登基第七十天(第6页)

这人也性命不保。

他难得出口,贸然打断了对方的话,和陛下道:“此人道戎狄处有盛朝人,还是军师,想必便是那位将郑小将军带去戎狄的那位。”

明慕若有所思地点头。

说实在的,也不知道那个招摇撞骗的盛朝人出于什么目的,千里迢迢地带着人去戎狄,一副死心塌地都不回转的样子。

他对那人的兴趣更大一点。

益茂像是看出了,道:“那人先前被单于关在地牢中,如今应当一同带来此处。”

明慕微微颔首:“好,朕知道了。”

他没有因为那句话对此人稍稍改观,甚至因为那些莫名其妙的话语而升起了一丝丝的警惕,如今更是毫不客气地下了逐客令。

若是能确定此人的话为真,便能根据以往的规矩,为这人请个官职。

但这官职一般都是虚职,具体如何,还得看此人之后的表现。

而明慕自己,则是披了一件斗篷,预备亲自去见见那个只闻其名的“盛朝人”。

——

“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上写着秦香莲三十二岁,状告当朝驸马郎,欺君王瞒皇上,悔婚男儿招东床,杀妻灭嗣良心丧……”

府中戏台每日都热热闹闹的,今年还请了燕都那边的戏班子,专门唱这一出《铡美案》②。

来听戏的不少,小花园几乎坐满了,老爷就坐在台下最醒目的位置,摇头晃脑地跟着哼哼,等着这一出唱完,立刻道了声:“好!赏!”

他话音刚落,就有仆人抓了一把碎银子抛上台。

“老爷今天真是好兴致。”跟着听戏的妾室跟着鼓掌,柔若无骨地攀附在老爷身上,不顾他身上喝了酒的熏气,笑盈盈地奉承。

“自然好,如今,朝上也有如包拯这样的清官,还不止一例。上有明君,下有清吏,眼见太平盛世,我怎么能心情不好?”

老爷笑呵呵地说了两句,他自小苦读圣贤书,只是天资不高,苦读数十载,只考了一个童生。而后父亲去世,留给他偌大家业,便老老实实不读书了,开始守着祖传的铺子和土地。

他对朝政极为关心,与本地县令的关系也好,看到冤案,总会在心中痛骂一声,也会在酒后说说先帝。

如今朝堂清明,新帝登基后的种种政策都有利百姓,能叫盛朝长久地维持下去。虽说清理黄册之时,发现了他家的不少隐田,甚至因此交上了过往税收……

但那又如何?算是给盛朝付出一份力,倒也不算什么。

“先前晋商的票号出了问题,也是陛下一力承担,如今有需要取钱的,都能取出了。”老爷叹了一声,“有此明君,何愁盛朝不兴?”

嘴上说着,实际上心中为自己的“先见之明”而得意洋洋——之前他没有将钱存入晋商的票号,今后也不打算存入官府的“银行”。

他有自己的生财方式,比吃那点可怜巴巴的利息要多得多。

心中想着,老爷又轻声跟着台上的戏曲唱了起来。

没过一会,有下人急匆匆地走过来,俯身在他耳边道:“老爷,有几户没还上。”

“怎么会还不上呢?我的利息并不高啊。”老爷轻描淡写地说,“他们家中可有田地?”

“这……是有的。”

“卖地吧,把地卖给我,不就有钱了?”老爷脸上仍旧挂着轻笑,心思还沉浸在戏文之中,道,“他们出现困难的时候,有谁愿意帮忙?不还是我?”

“现在将地卖给我,也理所应当嘛。”

【??作者有话说】

①用的是文言文翻译器。

②是现代剧目《秦香莲》的词,这里化用一下otz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