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思及前几日他才问过苏衡,当时苏衡只道未有心仪之人,也不知他与福康见过一面,对福康印象如何。感情之事,总要两情相悦才好……
“你且先回去,让朕再想想。”赵祯道。
“是。”福康公主退下了。
赵祯在殿中来回踱步,神色来回变幻。福康的脾气与喜好他清楚得很,最爱好看的事物。她口中说的“一见倾心”,在赵祯看来就是见色起意,看上苏衡的脸罢了。福康娇纵,爱使小性子,小苏却冷清,不苟言笑,根本不会温声软语地哄小娘子。在赵祯看来,这两人并不般配。
早知便不答应福康让她乔装出宫玩乐了,这才出宫一次就闹得他头疼。福康不是吵着要去北山子茶坊玩吗,去那茶坊的大多是仕女,怎么会这般巧地遇上小苏?!这两人难不成还真有什么命定的缘分不成?
福康公主与苏衡的相遇,要从三日前说起。
在汴京的旧曹门街上有个北山子茶坊,因房茶坊内有仙洞、仙桥等景观,布置得像是蓬莱仙境一般,京中仕女们常爱三三两两相约来此吃茶游玩。
苏轸早在进京前就从苏衡给她写的信中听说了北山子茶坊的好玩之处,进京以后,隔一段时间便会来北山子茶坊吃茶看戏。
这一次,苏轸听说北山子茶坊从八仙茶坊挖角成功,把人家领舞的舞伎黄莺娘给抢过去了。北山子茶坊特意为黄莺娘量身定制了一出新戏,吸引了一大波茶客前去观看。看过的人都说十分精彩,尤其是那黄莺娘的仙女扮相,仙气飘飘,煞是动人。
京中已有不少小娘子开始模仿黄莺娘在那戏中的扮相,梳起了丝带飘飘的灵仙流苏髻,在眉心贴上用银箔剪成的弯月形花黄,彼此戏称对方为“明月仙子”。
“阿兄,你何时有空呀?我想去北山子茶坊看戏,听说黄莺娘扮演的明月仙子特别美。”苏轸眼巴巴地看着苏衡。
“明日带你去。”苏衡道。
“谢谢阿兄!我就去告诉溪儿妹妹~”苏轸欢欢喜喜地离开了。
苏衡却停下了碾药的动作,眉心微蹙,为难道:“安安也去?那明日须把狄咏也叫上。”
自从苏衡及冠后,登门说媒的媒人络绎不绝。程氏出面回拒后,这个情况才好了许多。此事被狄咏知道后,笑着调侃:“阿衡,你也太受欢迎了吧?凡是家中有适龄女儿的,都像招你做女婿呢。你这般抢手,看得我都眼热了。也不知哪家能得了你这个炙手可热的好女婿——哎?等等!我家也有适龄的小娘子啊!”
狄咏如梦惊醒,一拍大腿:“我说,你觉得溪儿如何?咱们两家关系甚好,亲如一家。你又是我兄弟,人品相貌自不必说,溪儿若是跟了你,我这个做哥哥的再放心不过了。”狄咏越说越觉得可行,眼睛越来越亮,仿佛才认识苏衡似的。
“……慎言!”苏衡忍无可忍地打断狄咏,“溪儿还未出阁,你这个当兄长的在外头说什么呢!”
“和外人我肯定不会说这些,你不一样啊。”狄咏嘀嘀咕咕半天,不过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了。
反倒是苏衡被狄咏这番话给点醒了。魏溪如今已经十四岁了,明年便及笄。虽然他一直把魏溪视作妹妹,但他们到底不是亲兄妹,以后魏溪和苏轸若要出行,只他一个外男跟着着实不妥。于是,从那日起,但凡魏溪出现,苏衡定要把狄咏拉过来陪同。
此次北山子茶坊之行自然也不例外。不过,苏衡没想到的是,狄咏因为临时有事来不了,竟把他大哥大嫂给哄来了。
狄谘年近三十,早已成家,其妻柳氏诞下一子一女。兄妹两人大的五岁,小的三岁,正是爱玩爱闹的年纪,这会儿正在狄家的演武场上与程之言玩得开心。柳氏因此得以偷得浮生半日闲,随丈夫一同出来游玩。
“明月仙子的新戏我也听说了,便想着一道来凑凑热闹。”柳氏性子活泼,与闷葫芦般的狄谘一动一静,正好互补。为人母后,柳氏变得更为沉稳了些,但骨子里还是爱玩的性子。这不,趁着家里两个小祖宗人陪着,她立即脱身出来逛街吃茶看戏了。
“人已到齐,我们走吧。”苏衡说罢,率先一步带路。为了避嫌,他特意走在苏轸与狄谘中间,与魏溪之间隔着苏轸。
然而,五人走着走着,魏溪似乎下意识地就缀在苏衡身后,寸步不离。等几人到达北山子茶坊门口时,魏溪的位置已经变成苏衡右手边。柳氏则大大方方地挽着狄谘的胳膊,兴致勃勃地不知在说些什么。小夫妻俩自成一个小世界。
苏衡:“……”
“嗯?衡哥哥,怎么不走了?”魏溪不明所以,仰头问道。
“无事。”苏衡在心中微微叹气,抬脚步入茶坊。
“几位客官,里边请。”店小二分外热情地迎了上来,一边带路一边介绍道,“几位来得巧,今日的茶博士是杨百戏。小人建议您几位每人都点上一道咱们茶坊新出的‘州桥明月’,就着茶汤看明月仙子,那滋味,绝了!”
“哦~杨百戏就是那位能在茶沫上画得一手好画得茶博士吧?久仰大名,可惜素未谋面,今日既然凑巧遇见,那自然是要欣赏一番杨博士的茶百戏的。”柳氏笑眯眯道。
杨百戏自然不是那茶博士的真名,只不过因他做得一手好茶百戏,茶客们便给她起了个“杨百戏”的诨名儿,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夸赞。
几人在二层的小包间坐定,这个包间是半开放式,茶客们可以一边饮茶吃点心,一边从楼上俯看楼下的表演。既不会像楼下大堂一般过于吵闹,又不至于同密闭房间一般冷清。
杨百戏是个瘦瘦高高的老头,店小二将制作茶百戏的全套家伙送齐后,他才慢条斯理地开始烧水。待水烧开,杨百戏动作优雅地取出一块团茶饼,放入沸水中浸润,等到茶饼表面的膏油变软,再刮下两层,用茶钤夹住茶饼在火上烤炙。炙茶过后便是碾茶、热盏、击沸,最后才是用清水在茶沫上作画。杨百戏这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收一放见都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律。
魏溪看得眼都不眨,等一副完整的州桥明月出现在碧绿的茶汤上,不由地小小惊呼一声:“真漂亮!”
“各位请慢用。”杨百戏骄矜地点点了头,潇洒离去。候在一旁的店小二忙上前收拾茶饼茶钤等器具,赶着送往下一个包间。
楼下的戏台已经拉开帷幕,一出人仙相恋的好戏正式开场。
苏衡抿了一口茶汤,对楼下的戏兴致缺缺。
剧情依然是那些老掉牙的俗套剧情。讲的是一位穷书生读书刻苦,因家中无钱买油点灯,常在月下温书。那天上的月宫中住了嫦娥与她的侍女,其中,有一位侍女名换明月,生得冰肌玉骨,花容月貌,煞是动人,就连嫦娥自己有时也难免心生妒意。一日,嫦娥在月宫设宴,广邀天上的仙家。赴宴的仙君们个个生得俊美无俦,但偏偏,他们的目光却没放在盛装打扮的嫦娥身上,而是不由自主地被侍女明月吸引住视线。
嫦娥大感失了颜面,月宫大宴后,命人将侍女明月逐出月宫,贬下凡间。明月于深夜坠落凡尘,而凡间之人此时大多沉沉睡去,惟有那穷书生还在月下读书。就这样,穷书生发现了明月。
接下来的剧情,不用动脑想都能猜得八九不离十。不过是仙子与穷书生相恋,穷书生发奋读书,考中状元,风风光光地将仙子迎娶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