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大宋道医免费阅读 > 100110(第7页)

100110(第7页)

“说起来,原来王介甫与阿衡你也是熟识的。几日前他带着他的长子王雱来杭州拜访阿父,阿父说起这则传闻,我们这才得知原来你与介甫早在几年前便认识了。”范纯祐说罢,抿了一口银杯中的清茶。在座的五人都不好酒,范纯祐便吩咐店小二只把上好茶水呈上来,醇酒之类就不必上了。只是京中酒楼崇尚豪奢,一应器皿非金即银,用银杯饮茶,实在有些不伦不类。

早知就将聚会的地点选在茶坊了,来酒楼不饮酒只饮茶,方才点菜时那店小二都多看了他好几眼。啧,当时只想着这遇仙楼离阿衡所在的五岳观近,没考虑到这一点,失策失策。范纯祐暗道。

“介甫兄可还好?我听说,去年年中,他长女因不耐暑热,不幸夭折。”苏衡沉声道。

范纯祐微微叹气,摇头道:“不太好。我看他还未彻底从丧女之痛中走出来。年不过三十,头上竟已生了几根华发。”

饭桌上一时陷入沉默。苏衡暗暗想着等回去了给王安石寄些疏肝解郁的丸剂。

“对了,阿衡,你之前不是在信中说,打算在宫城附近寻一处宅子,用来开医馆吗?我此番进京,在替二弟租房子时顺道托人打听了一下。如今宫城附近共有三处符合你需求的宅子出租。你几时有空,我叫上牙保一起去看看那几处宅子。”范纯祐为了缓和气氛,连忙提起别的话题。

“多谢范兄。我明日要去熟药惠民南局坐堂,后日如何?”苏衡忙与范纯祐约时间。托了那两个传言的福,他如今在京中也算小有名气。苏衡便打算把开医馆的事情提上日程。

许是万事开头难。医馆还没开起来,在医馆选址上苏衡就遇到了件麻烦事。

第105章第105章医馆选址

范纯祐说的内城三处待租的铺子,分别位于马行街往北的金紫医官药铺一条街、大相国寺南以及离宫城最近的皇建院街。

“马行街北的铺子就在卖口齿咽喉药的山水李家旁边。此街往前直到旧封丘门,两边全是金紫医官开的药铺,京中勋贵人家若是要看病买药,多数会来此。若是将医馆开在这里,那些贵价药也不愁没有销路。”范纯祐为苏衡介绍道。

苏衡点头,看向牙保:“租金多少?”

“苏道长,这间铺子地段好,租金呢,自然要贵些。一个月二十贯。若是能一次性付清一年的租金,能减一个月的月租,还是很划算的。”牙保咧着牙花笑道。

范纯祐觑一眼苏衡的神色,发现他表情淡淡,看不出喜恶,便对那牙保道:“我们再看看第二家,等三处铺子都看过了,再决定租哪间。”

“是。”牙保连忙应下,给山水李家药铺旁的这间铺子上了锁,领着苏衡二人去往下一家。

从马行街往西,穿过坊市,便到了宫城底下的皇建院街。这条街与禁中只有一墙之隔,是真真正正的“天子脚下”。不少政事堂的相公们都在此租赁屋宅,方便上朝。此街离皇亲国戚们的府邸也近得很,能在这条街上开铺子的,不是宰相家的姻亲,便是贵戚们的故旧。

若说光顾马行街北医馆一条街的人极富,那么帮衬皇建院街商铺的人大多极贵。这一富一贵,铺租只高不低。牙保报出五十贯一月的租金,就连范纯祐听了也咋舌。

“这最后一处呢,就在大相国寺南边,靠近青鱼市,再往南,就是汴河了。”牙保一边说着一边用铜钥匙打开第三处铺子的大门,“不过呢,道长您之前说的是想租宫城附近的铺子,此处离宫城已经有好些距离了,严格来说,并不算宫城附近。不过这个铺子地段也是不错的,最主要的是周边景致好。”

这处铺子的南汴依河,北邻大相国寺,往西是横跨汴河的州桥,往东直走出了旧宋门便是御花园宜春苑,周边景致岂止不错。

“阿衡,大相国寺每月开放五次,供万姓交易。若将医馆开在大相国寺附近,定然不愁无人上门。只是来此交易的大多还是平头百姓,若是药价太贵,恐怕他们无力承担。”范纯祐分析道。

“嗯。”苏衡赞同地点头。范纯祐所言不错。来这里做交易的小老百姓,买东西最看重的是性价比,若物美价廉,那自然最好。不过,他是打算开一家面向高官贵戚的高端医馆,或者说,养生馆。

若要买廉价药,开封城中已有五所熟药惠民局,苏衡自己每三日便会去惠民南局坐堂半日。诊金收得也不贵,几乎就是意思意思,不收什么钱,否则便不叫“惠民”,叫“宰客”了。

若想把远在眉山的家人接来京城定居,光靠熟药惠民局那点微薄的诊金是难以实现的。前段时间苏衡收了徐大做药侍,把盲人按摩之法尽数教给徐大后,苏衡反而因此得了灵感,打算开一家养生医馆,专做权贵们的生意。京中权贵大多都有“富贵病”,也舍得为自己花钱,拿这些油光水滑的“肥羊”开宰再合适不过了。

“还是选马行街那家吧。”苏衡最后决定道,“只是铺租可否多宽限几日?”

牙保面色有些为难:“这……我也做不了主。我得回去问问屋主。”

谁知,这一等便是半个月。

三月初,牙保终于面含愧色地登门。苏衡这才得知原来马行街那间铺子,铺主同时委托了两位牙保,还因此生了事端。

原来,就在苏衡去看铺子的次日,另一位牙保领着一位金紫医官上门了。那医官对那铺子很是满意,当即决定要租下来。领苏衡看铺子的牙保发现铺主竟私下又委托了其他牙保,顿时大怒。几人一番争执,来回扯皮了半个月,最后还是被那位豪横的金紫医官以预付整年租金的条件拿下了那间铺子。

“此事小人实在对不住您。”牙保叹气道。

“铺主不守信,非你之过。既然马行街那间铺子不行,那只能从其他两间里头选了。”苏衡微微皱眉,一间离宫城太远,一间离宫城倒是近得很,只是那铺租实在太贵,已经超出他目前手头的预算了。

“苏道长,这边是小人要说的第二件事了”,牙保苦着脸道,“大相国寺南的那间铺子租不成了。那铺主家中生了变故,他因急着用钱,改了主意,现在正打算直接卖掉那间铺子。”

皇建院街那间月租五万钱的铺子他都租不起几个月,更何况是要买下一间铺子。虽然不报希望,但苏衡还是多问了一句那铺主的报价。

“铺主急着卖,所以价钱其实还是比较实惠的,只要八百贯。”牙保比了个”

八“字。

“……”八十贯还能考虑考虑,八百贯,他去哪儿筹这么多钱。

“皇建院街那处铺子,铺租可还能降一些?”苏衡蹙眉问道。

牙保面露难色,但思及马行街那处铺子被人抢租一事,还是咬咬牙应了下来:“小人尽力一试!”。

家住瓮市子第四扇门的杨七郎凭借自身手艺,应聘上了王楼的帮厨,如今跟着王楼的大师傅王厨子学做面食点心。

王楼最出名的便是王厨子的拿手菜——山洞梅花包子。皮包馅大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那薄如蝉翼的包子皮里头还包裹着满满的汤汁,一口咬破包子皮,鲜美滚烫的汤汁便溢了出来。嘬一口能鲜掉人舌头的汤汁,再连皮带馅儿地将小巧玲珑的梅花包子吞吃入腹,那滋味,让人吃过一次便再也忘不了。汴京城中多少老饕去王楼就是为了这一口山洞梅花包子。

杨七郎拜王厨子为师,鞍前马后地伺候师傅伺候了大半年,最近王厨子终于松口原意教杨七郎做山洞梅花包子。杨七郎悟性高,又肯下苦功夫,如今也能做出像模像样的山洞梅花包子了。若非味觉敏锐,舌头刁钻的老饕,普通人是尝不出来杨七郎做的与他师傅做的有什么区别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