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大宋道医免费阅读 > 120130(第11页)

120130(第11页)

苏衡淡淡落下一眼,抿了抿唇。不如茯苓儿,苏衡心道。

苏辙兀自站在一笼雪白的兔子前,神情有些发怔,不知想起了什么。

“买只回去?”苏衡不知何时站到了苏辙身后,低头问道。

“不了”,苏辙摇摇头,最后看了那笼兔子一眼,一手拉着苏衡,一手拉着苏轼,“不是说要去烧朱院吗?大哥,二哥,我们走吧。”

大相国寺内每个区域售卖的货物都不一样。山门的摊子主要卖的飞禽走兽,位于第二道门和第三道门的摊子则是卖各式各样日用品的。苏衡没有停留,带着弟弟们往里走,到了佛典前的大庭院。

庭院宽敞,摊子也搭建得更加华丽,有商贩还在摊子四周支起架子,挂起彩色帐幔进行装饰。这里卖的货物可就多了,有草、竹席子、屏风帐子、洗漱用具、马鞍缰绳、弯弓长剑、时鲜瓜果等等。吃的用的全都齐了。

离大佛殿最近的位子已经被最出名的几家摊子给占了。苏轼目不斜视地走过孟家道冠摊、赵文秀笔摊和潘谷墨摊,最后被王道人蜜饯摊绊住了脚步。

“阿兄——”苏轼闻着蜜饯诱人的甜香,渴望的眼神看向了苏衡。

“买吧。”苏衡道。

“谢谢阿兄!嘿嘿~”苏轼把蜜饯摊上的每个品种的蜜饯都装了一些,最后装了满满一大袋。每种蜜饯看起来都很好吃,他当然是全都要!

在大佛殿左右回廊流连的妇人们比较多。因为此处是各寺院的师姑们售卖女红作品和各色饰品的地方。苏轸因为来了月事腹部隐痛,不便出门。但苏衡并没有忘记给她带礼物回去。师姑们亲手做的刺绣与领巾抹额,苏轸自己也会做。因此苏衡左挑右选,最后给自家妹妹买了一根小巧玲珑的珍珠发簪。

“阿兄,烧朱院在哪呀?蜜饯吃多了,我想吃点咸口的。”苏轼眼巴巴地看着苏衡。

“烧朱院要走这边,穿过这条长廊。你们不继续逛其他摊子了?”苏衡问。

“下次吧,烧猪肉最重要!”苏轼拉了拉苏辙的袖子,“阿弟,对吧?”

“嗯。”苏辙应了声,很给他二哥面子。

“那走吧。”剩下的就是资圣门一带的书籍摊、珍宝摊,书画摊还有来自各地的土产香药摊,价格一般比较昂贵。不去也没什么损失。但后廊一带全是占卜摊子和画人物肖像的摊子,苏衡倒是觉得苏轼会感兴趣。下次可以专程带弟弟们去逛逛后廊。

慧明的烧猪肉是相国寺一绝,排队购买的人已经从院内排到了院门外。不过,慧明是药膳坊的厨子,苏衡是他的东家。东家上门,怎好让他与普通客人一般排长队。况且苏衡早就提前与慧明打好了招呼。

烧朱院的小和尚一看到苏衡一行人,立刻将准备好的食盒奉上:“苏道长,这是您预订的烧猪肉。”

“多谢。”

苏轼迫不及待地打开食盒,连筷子也顾不得拿,直接用手拿起一块放入口中。

“唔!!!”瘦的部分不干不柴,被炭火炙烤得刚刚好,肥的部分被微微烤焦,入口即化。上好的豚肉搭配最佳火候与顶尖的炙烤手法,在舌尖爆发出无上的美味。

苏轼想,这便是京城吗?为了这口炙猪肉,他愿意在京城待一辈子!

第128章第128章金榜题名

过了年,很快便迎来了春闱。

苏洵此前一直在五岳观的藏书阁中专心备考,藏书阁外的金梅开得正好,可惜苏洵根本无暇欣赏,白白辜负了满园春光。程氏陪在苏洵身边为他磨墨添香,根本顾不上看顾孩子们。再者,有稳重可靠的长子在,他们也放心不少。因此,到了这时,两人对苏衡在京中的产业仍然一无所知。

二月初十,举行礼部试的日子终于到了。每一年的礼部试多半都是借太常寺或国子监的场地来充当贡院,也就是考场。上一届礼部试是在太常寺举行,今年轮到了国子监。苏家人暂住的五岳观离国子监并不远,这就方便了苏洵。

每次礼部试前,京中客店都被从各地进京赶考的举子们订满。来晚的举子只能挨家问询客店有无空房。还有不少举子囊中羞涩,只能借住寺院或道观。托了长子的福,苏洵一入京就舒舒服服地住进了五岳观,全无寻找住处的烦忧。

此时鼓楼才刚敲过四更天的鼓,天色黑沉沉一片。苏洵早早就起身,背起昨夜便收拾好的小包袱,在程氏的陪伴下前往国子监。

礼部试的前几日,国子监已经被层层兵士围得跟个牢笼似的,连一只苍蝇也飞不进去。但凡有人想要靠近,都会被守卫们用长矛驱走。本届主持礼部试的考官一经选定,便住进了贡院中,防止别有用心之人私下接触考官。苏洵二人抵达贡院时,守卫的士兵们仍坚守在外。

在兵卒们的监视下,程氏将苏洵送至外围就不能再往前了。苏洵只好独自一人与其余举子一同排队待检。

宋代的科举考试一日之内就能结束,不像后来的明清,要被关在狭小的房间里考上三天三夜,熬得人脱掉一层皮。因此,苏洵当日黄昏便结束考试走出了贡院。环顾四周,发现妻儿早已在外候着了。

“阿父,您考得怎么样呀?”苏轼大咧咧地问。

“尚可。”苏洵脸色并无异常,随意回道。

苏衡闻言却是一默,总觉得这番对话有些颠倒过来了。当儿子的反过来问他老子考得如何,真是很不习惯。

说起来,苏衡依稀记得在历史上的苏洵并未入京参加过礼部试,因得了朝中名臣欧阳修与韩琦的青眼,被推荐给朝廷,这才得以入朝为官。三苏也没有这般早便进了京,还要再过几年,直到嘉佑初年,苏洵才会带着苏轼苏辙两兄弟入

京,拜谒欧阳修。如今,欧阳修还在外任官,并不在京中。

他这个穿越时空而来的蝴蝶,虽然无心扇动翅膀搅弄风云,但历史终究还是稍微偏离了原本的轨迹。

等候发榜的日子,苏洵也没有闲着,仍旧把自己关在五岳观的藏书阁中日日温书。毕竟礼部试过后还有殿试。

苏衡见苏洵用功备考,不忍打扰,决定等殿试结束再寻个好时机带苏洵看看他的产业。于是,苏洵又一次错过获知苏衡在京中产业的机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