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大宋道医35 > 4050(第13页)

4050(第13页)

“是。贫道不过一介道医,虽在民间有些名气,但若单论医术,自然无法与宫中太医相比。但大人是否想过,以太医局众太医之能,竟无法根治大人的旧疾,或许是您不知何时惹了什么脏东西,为邪祟所扰,而非药石之过呢?”贵生道人故作高深地捻须而笑。

范仲淹沉默半晌:“……子不语怪力乱神。”

“大人,我师徒二人来都来了,您何妨一试?既然纯方药的手段无用,只能暂时压制,那若是以道法与方药相结合呢?既然有机会根治您的痼疾,不若试试。不知大人意下如何?”贵生道人循循善诱道。

昨夜,在银杏树下,贵生道人灵光一闪,竟真被他想出一个既能出手救人又不会暴露他医术水平的法子。那便是——装神弄鬼。

毕竟,他可是“祖传道医”。在不明内情的外人看来,道医自然与寻常郎中不同,少不得用些符箓、咒术之类,配合方药来为病人治病。他便仿照当初在秭归时那般,像糊弄那位迷信的妇人一样,念几句经,模糊一下视线。若是把范公治好了,那便推到道法上,把这事儿糊弄过去不就结了。

为了配合今日的“演出”,贵生道人还特地换上了他最华丽的那套装扮:头戴莲花冠,脚踩登云履,一身道袍深蓝为底金黄镶边,上面以金线刺绣日月星辰与仙鹤纹样,手持拂尘,飘然若仙。

苏衡当时见了,不由开始好奇。原本,他对他师傅曾任太医丞的经历并不感兴趣,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师傅既然不想说,那他便不问。但如今他师傅为了隐藏当初在太医局任职的经历,竟不嫌麻烦地换上了这般隆重的装扮,还大费周章地绕那么大一个圈子给范仲淹治病。他师傅到底为何对当年的经历如此讳莫如深。

贵生道人的提议,范仲淹略一思索便同意了。毕竟他的肺疾的确困扰他许久,若有机会根治,试试也无妨。贵生道人替范仲淹把脉时,苏衡一直默默盯着他师傅看,在心里猜测他师傅隐瞒经历的原因。

蔺太医似乎知道内情,但是他师傅定是提前与蔺太医通过声气了,他私下去问蔺太医,也没问出个结果。苏衡暗暗叹气,师傅总是喜欢吊人胃口,真是恶趣味。

贵生道人替范仲淹把完脉,胸有成竹地从医箱中取出了一个锦囊:“此囊中装了一枚平安符,还请大人将此锦囊至于枕下,七七四十九日之后,方可取出烧掉。”

苏衡不错眼地在一旁看着,嘴角微抽。师傅,那不是您前日在街

边花了两文买的布袋吗?里面的平安符……苏衡默默回想,摆在药房桌上的那本薄册子,似乎缺了一块,该不会——以他师傅的脾性,随手撕一张纸画符还真是极有可能。

“大人的病有了这平安符加持,便不难治了。贫道心中已有一方,衡儿!”贵生道人突然把苏衡喊过去,“为师要在一旁拟方,你去替范大人再把个脉。”

苏衡闻言,忙看向范仲淹。范仲淹点头应允,将手臂重新放回脉枕处:“苏小大夫,请。”

“多谢大人。”

方才贵生道人问诊时,苏衡已默默记在病案本上。如今把过脉,他能确定范仲淹所患之病史肺性脑病昏迷。主要是由痰热结聚,肺失宣降,清浊易位导致的。若要根治,应从化痰降逆着手。

“诊完了?”贵生道人搁下笔,招手让苏衡过去,“为师要为范大人念金光神咒加持药效,方子我已拟好,你根据范大人的病情在此基础上斟酌加减。”

“是。”贵生道人为了锻炼苏衡,经常干这种事。先拟一个主方,再让苏衡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加减药材或药量。苏衡本以为这次为高官诊病,贵生道人会慎之又慎地全程主导,没想到他师傅竟如医治寻常病人一般,将开了一半的方子扔给他。

苏衡垂眸看向纸上的药方,上面已写了四味药:防己、葶苈子、椒目与大黄。这是——己椒苈黄丸。防己行水泄热之效,椒目可以燥湿降逆……这四味药相配伍,有通肺坠痰之效。不过,范仲淹病肺已久,正虚阳衰,还需再加制附片、干姜以扶正回阳……

“天地玄宗,万气本根。广修万劫,证吾神通……”贵生道人还在一旁掐诀念咒,苏衡在这金光神咒中默默思索药物的配伍。嗯,痰饮为病,归根结底是脾不运化所致,再添茯苓、党参二味药,健脾益气。苏衡执笔又写上两味药。

沉疴痼疾,久治不愈,不如改丸为汤,见效更快。

“金光速现,覆护真人!”贵生道人念咒毕,苏衡也正巧放下了毛笔。

“师傅,您看这样如何?”苏衡两手捧着药方递给贵生道人。

“恰到好处,此方可行。”贵生道人一甩拂尘,对范仲淹道,“范大人,贫道已为此方念咒加持,平安符、金光神咒与这道己椒苈黄汤三管齐下,便是您这多年沉疴,也得动上一动。此汤每日三剂,连服三日,三日后,贫道再登门为大人复诊。”

“多谢唐大夫。”早有长随上前,毕恭毕敬地接过药方。

“范大人公务繁忙,我师徒二人便不叨扰了。三日后见。”贵生道人拱手道别,便打算带着苏衡离去。苏衡心中藏了事,忍不住回眸时,被范仲淹注意到。

“苏小大夫似乎还有话想与老夫细说?”范仲淹开口唤住苏衡。

“……是”,苏衡犹豫了片刻,还是仰头道,“范大人可曾听过‘唐真人安乐法?’”

贵生道人:“!”

范仲淹:“?”

贵生道人那套原始版八段锦最终还是被苏衡成功地安利了出去。范仲淹学了这套功法,从头到尾打一遍下来,的确觉得心静神宁,通身舒畅许多,渐渐也爱上了这套功法,每日晨起不打上一套唐真人安乐法,这一日便觉少了些什么。

苏衡师徒每三日登门为范仲淹复诊,调整药方。一个月下来,范仲淹的肺疾竟再也没有发作过。

与此同时,这个月间,陕西各地也有了不少变化。尤其是延州,仿佛从萧条沉寂中复苏过来,如同一头潜伏在丛林中的猛虎,渐渐有了摄人的威压。由于频繁出入州衙,苏衡隐约能猜到延州城内气氛变化的原因。

这个月以来,范仲淹一直在忙一件事情:养兵备战。落入西夏之手的那三座堡寨,范仲淹势在必得。

战事一起,伤病营内得伤卒定会数量剧增。苏衡与贵生道人商量后,决定让民夫们在营中腾挪出两条大通铺,增加铺位,同时大量囤积细麻纱布、杉木皮、柳木板、止血絮等常用物品,以备战时使用。

九月秋至,衡阳雁去。塞下风景无人赏,四面边声不堪眠。进攻的号角终于吹响,将士的羽弓矢猎猎待发。身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任延州知州的范仲淹,调集了鄜延路、泾原路、环庆路三路步兵、骑兵近四万人马,向金汤、白豹、后桥三寨发起进攻。

有战争便有伤亡。一将功成万骨枯并非夸大之词。伤病营内,尽管提前做好了准备,苏衡师徒与蔺太医三人依然忙得不可开交。

若只是普通的出血,民夫们已能熟练地用止血絮按住伤口,紧急止血。伤势较轻的便让他修养自愈,但伤重的士兵,民夫们都不会处理,只能仰仗三位郎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