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53章筑城青涧
在延州的日子日复一日,金秋似乎一转眼就过去了,仲冬的雪花如同冬日的精灵,打着旋儿飘落人间,宣告着凛冬的降临。
一夜风雪呼啸,次日起来,窗户上已经结出了漂亮的霜花。苏衡心中惦记着贵生道人昨夜的吩咐,冬雪从窑洞顶部“簌簌”落下时,他就已经醒了。
从温暖的被窝中坐起身,苏衡看了一眼漏壶,推了推睡得死沉的贵生道人:“师傅,师傅,卯时已到,该起了。”
“嗯——”苏衡催了多次,贵生道人才不情不愿地眯着眼睁开一条缝,“乖徒儿,你先去洗漱,为师这便起了。”
苏衡无奈,只好先行下床洗漱。等苏衡裹上厚实的冬衣,穿上皮靴,一切都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时,贵生道人还在炕上睡得直打呼。
轻轻叹了一口气,苏衡认命地走过去,再次执行起艰难的叫早任务:“师傅,该起了,再不起就来不及了。去青涧城的队伍辰时便要出发了。”
“冬日就是要早睡晚起,天杀的谁定的出发时辰,起那么早简直有违天时!”贵生道人痛苦地挣扎了半刻,终于闭着眼睛从被窝里坐起来了。
“师傅,伸手。”贵生道人迷迷瞪瞪地依言伸手。
“掀被子。”贵生道人闭着眼往下摸了摸,一把掀开了厚厚的两床被子,骤然接触到被窝外冷空气的身体冻得一哆嗦。
“下床。”就算被冷意刺激了一下,贵生道人依然不肯睁眼,摸索着下了床。
“……穿鞋。”贵生道人依言又摸索着穿上了鞋子,然后又愣愣的站在炕前不动了,一副随时都能再次倒头睡死过去的困倦模样。
苏衡在心中深深叹了口气。虽然他已经习惯了贵生道人起床速度,但每次像这样指挥着半梦半醒的师傅起床时,依然感觉很无奈。
灶上的蒸笼冒起了热气,里面是苏衡一起床便放进去蒸的羊肉馒头。苏衡熟练地用两块白布包住抓手,将蒸笼取下。在寒冷刺骨的冬日,来上一口热腾腾的羊肉馒头,身心脾胃都能瞬间暖和起来。
刚蒸好的白面馒头蓬松香软,苏衡用竹筷轻轻松松便夹成了两半。包裹在白面里头的肉味瞬间爆发出来,盈满半个窑洞。
“!”什么东西这般香。贵生道人鼻头耸动,闻着羊肉馒头的诱人香味,整个人瞬间清醒了,眼帘“唰”地一下张开。
“好香!今日朝食是羊肉馒头!好极,妙极!”贵生道人动作麻利地
洗漱更衣,没一会儿就毫无形象地坐在厨房小桌前啃起了羊肉馒头。
一入冬,贵生道人便进入冬眠模式,往往要睡到日晒三竿了才肯起来。偶尔早起,都是因为营中有事,需要他出面。今日之所以起那么早,也是因为如此。
两个月前,鄜州判官种世衡向范仲淹献策,既然塞门寨和承平寨等寨子已废,不如修建新的城寨来作为抵御西夏贼人的要冲,并大肆营田以充实边关,开放互市以流通财货,富城富民。此策正与范仲淹的边防战略不谋而合,范仲淹自然点头应允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宋与西夏之间的战争僵持日久,军需与军运问题成了重中之重。范仲淹身为鄜延主帅,就任以来一直在琢磨分析宋夏局势,以寻求应对西夏敌军的有力之法。经过对宋夏国情军情的调研分析,范仲淹渐渐坚定了主守不主攻的战略方针。兴屯田,筑堡寨,严边城,实关内就是他在西北边关实施积极防御战略的重要举措。
延安东北二百里有古宽州,种世衡便提议不若就在古宽州的废墟之上兴建新城。得到范仲淹首肯后,种世衡立即带兵前往筑城。西夏人也不是吃干饭的,得知这一消息后屡次出动小股部队前来阻挠。种世衡一边筑城一边退敌,终于赶在入冬前把新城建了起来,取名青涧城。
青涧城新建,各行各业都缺人手。冬日寒气彻骨,一不留神便会被寒邪袭表入里,染上伤寒。种世衡担心城内军士与百姓患病无医,便向范仲淹请求增派医官。而伤病营自苏衡师徒接管改造以来,运转良好,营内民夫已经成长为熟练的护工,有蔺太医一人便足矣。于是,苏衡师徒便被派往青涧支援。
战马高大,贵生道人与苏衡一老一少都不方便骑马,营里特意为他们租了一辆马车。苏衡师徒紧赶慢赶,总算在队伍出发前赶到了集合点。两人刚登上马车,带队的军官就下令启程了。
昨夜北风紧,冬雪在整个陕北高原上呼啸徘徊,来去自由。今早起来,黄土地面已经完全被白雪覆盖,放眼望去,已是满眼的银装素裹,冰雪大地。马蹄踏雪声轻微细碎,几不可闻,惟有雪地里的一行行蹄印提示着部队的行踪。
不过,像这样的风雪天,北风一刮,新雪一落,那一行行蹄印车辙便会被彻底抹去,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车窗外的雪景白得有些晃眼,苏衡欣赏了一会儿,觉得眼睛有些酸涩,便放下车帘,默默闭目养神。
贵生道人闲坐无聊,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与自家徒弟说话解闷:“乖徒儿,你知道为什么这座新城被取名‘青涧城’吗?”
苏衡睁开眼睛,回道:“不知。”
“这里头可是有桩美谈呢。古宽州遗址内并没有水源,但对于干旱少水的西北来说,水就是生命之源。一座城寨,如果没有水源,定然不能长久,种城主便命人凿泉。众人凿了足足有五十尺深,发现遇到了又大又坚硬的巨石。这巨石成了新城凿泉路上的拦路虎。石工纷纷推辞说那巨石不可能被凿穿。”
哦。苏衡不用猜都知道,按照套路,这种时候就应该轮到种城主出场,想出妙计,克服困难,凿穿巨石,水如泉涌。新城落成,取名青涧。
“种城主想出了什么凿石的妙计?”苏衡直接问道。
贵生道人呵呵一笑,取出钱袋子在苏衡面前晃了晃:“没有妙计,但有铜钱。”
苏衡眨眨眼,懂了。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也能凿石穿。
凿泉遇石受阻那日,种世衡发话:“本官偏不信邪,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今日,我定要凿出泉水不可!传令下去,城中人人皆可来凿石,每凿出一簸箕碎石就赏钱一百。”
凿个石头还有钱拿,这样的好事可不多见。于是,众人蜂拥而上,争着抢着卖力凿石。最后,那巨石不堪众力,终于被凿穿。凿穿那刻,清冽的泉水喷涌而出。
“种城主没花多少钱就让众人齐心协力把石头凿穿,泉水涌出,新城自此有了水源。城中百姓有了可饮之水,新开垦的近千顷农田也有了泉水灌溉。咱们此去青涧城,没准还能欣赏到田园风光呢。”贵生道人话不过脑,随口说道。
苏衡沉默片刻,才道:“……师傅,现在是冬月,恐怕见不到田园风光。”
“……”贵生道人被苏衡的话给噎住,幽幽道,“徒儿,有时候保持沉默也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