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夏日炎炎,比起京师的温度,还要高上几分!
但比起京师的闷热烦躁,南京似乎又多了几丝清风凉意。
而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南京城地处南方,偶尔清凉的阵雨,和从长江江面上吹来的夏风,以及长江宽阔水面的带来的自然温度调控作用。
也就使得南京虽热,但不至于热成后世四大火炉的地步。
毕竟,此时此刻的南京也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满是钢筋水泥这一类吸热快,散热慢的建筑物。
所以,南京的气温总体而言,还是优于北边的京师。
海瑞站在长江的码头上,望着长江水面上穿梭的船只,眉头不由紧锁着。
这段时间海瑞一直都查董家的案子,这件案子虽然在查之前,都已经有了不少的心理准备,知道这将是一件牵扯极广的案件,但在真实的查证过程里,海瑞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触目惊心,什么叫做胆大妄为!
董家及其被海瑞查到的关连江南家族,他们在江南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的海瑞生平第一次见到如此规模巨大,牵扯之广的窝案,群案。
这比当初海瑞巡按山西陕西之时,所遇到的案子都要惊人!
“中丞,这是户部整理出来的董家账册,就等您过目了。”
海瑞的身后,站着南京户部主事赵德,他拿着厚厚一沓整理好的账目材料,对着海瑞恭敬地说着,声音里还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海瑞回头看着赵德,他是鄢懋卿派过来配合查办董家案子的助手,专门负责整理从董家火场里面找到的账目资料。
如今这些资料都被整理好了,赵德就将这些材料呈了过来。
海瑞微微颔首,转身看着赵德,脸上露出了一抹久违的笑容,“辛苦赵主事了。”
赵德受宠若惊,连忙回道:“这都是下官的本分。”
海瑞嗯了一声,接过账目开始细细翻看,看了一会儿之后。
海瑞突然开口问道:“赵主事,去岁三月,董家从广东购入的这批檀香木,数量与广东市舶司的记录不符,少了整整三十船。这是怎么回事?”
赵德站在一旁,被这个问题也吓了一跳,他擦着额头紧张渗出汗,紧张道:“中丞,这。或许是记录有误。”
“记录有误?”
海瑞眉头微皱,目光锐利的看着赵德。
同时他的又重重的账册合上,继续严肃道:“连续数年,每年都是'误'了三四十船?赵主事,你当我海瑞办案真的不查相关卷宗吗?”
赵德双腿一软,吓得差点跪倒在地,激动道:“中丞明鉴,下官只是”
“不必解释了。回去找鄢部堂解释吧,你是他推荐到本官身边的辅助办案人员,本官不便处罚你,你去找鄢部堂吧。”
海瑞也懒得再跟赵德废话,赵德在江南多年,本来就有些不清不楚。
当初的时候,鄢懋卿把他派到海瑞这边的时候,海瑞就不愿意用他。
但碍于形势和情面,以及接下来的一系列查案计划,海瑞也就用他了。
如今,赵德还真露出了狐狸尾巴,让海瑞抓的现行。
显然赵德这是低估了海瑞的手段以及海瑞查案的认真程度。
要知道在查董家案的时候,海瑞就通过公函将广东市舶司的账目调取了部分过来,将董家合法的生意也都调查了一遍。
结果,赵德在整理这些资料的时候,还故作聪明,企图迷惑海瑞,真是不自量力!
同时,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江南官场上,其实已经没有多少真正可信任,和可用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