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忠贞营的人可以谈信仰,但同吴三桂的人谈信仰就有点扯蛋。
这帮人真有信仰的话,也不会成为三姓家奴。
所以王五是实打实的给他们荣华富贵,给他们一个可以看得到的实在未来。
以高大捷为首的原忠勇、义勇二营官兵不仅是王五麾下的精锐,更是王五用以统战吴军的“马骨”。
老辽军都能倒过来,那些在云贵新降的前明军就更能争取过来。
顺利安抚住二营将校后,王五象征性的将宫中价值百万两的宝物及顺天府库存银七十余万两差人解往武昌。
就这么多了,问就是没有。
不信,你夏国相自个来燕京调查。
满城的大火可是烧了好几天,多少人看得见的。
事实上即便汉军趁火打劫搜刮了很多浮财,王五眼下的钱包也鼓的可怕。
不算那些沾血的金银首饰、古玩字画,光是现银就查抄了两千多万两。
豪格之子富绥的显亲王府一家就抄出了四百多万两,这还是被汉军洗劫过两次的成果,由此可见满清的王公大臣在这二十多年从汉人手中搜刮了多少财富。
土地的事情王五交给来碧负责,自家藩库的事则交给了前户部满尚书米思翰负责。
这也是迄今为止王五留用的唯一满堂官。
原因除了米思翰比较识时务,也是因为这人有很好的理财本领,要不然也不会升任户部尚书。
这个人王五也是用对了,经米思翰一打理,赵王的藩库立即像模像样了。
原先在户部任职的汉官和基层小吏也是辫子一绞,摇身成了赵王的藩下人。
说是赵王藩库,不如说是燕京的新国库。
原内务府当差的塔阿拜也正式恢复汉名曹荣,成了赵王府的右长史。
曹荣那位打小陪伴康熙成长的堂弟曹寅也于满城变乱中侥幸活了下来,王五特意让曹荣把曹寅带来让他看看,之后便让曹荣妥善照顾这个弟弟。
五爷想干什么,曹荣心中自是有数,已经接连给远在江宁当织造的叔叔曹玺写去三封密信。
三封密信的内容总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北方有新王,叔当早谋之。”
江宁织造表面是内务府设在南京的机构,负责办理绸缎服装并采买各种御用物品,但实际却是替皇室充当在江南的耳目,地位仅次于两江总督。
且江宁织造涉及产业众多,十分有钱,形象点说曹玺这个江南织造就是江南的财神爷,没有他的同意两江总督吃饭都成问题。
这么重要的一条线,王五当然要好生利用。
明确告诉曹荣,只要他叔叔曹玺身在清营心在汉将来能起大用,“退休”的话曹氏一门富贵不在话下,不退休的话一任总督也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