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抗清战争 > 第411章 太后变舅妈(第1页)

第411章 太后变舅妈(第1页)

降清,不是什么污点。

王五自己也降过清。

因此对原大顺、大西阵营降清的将领并没有歧视,尤其是对大西阵营还很崇敬。

原因无它,自是这帮人也算是抵抗到最后了。

促使这帮人降清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永历弃国,寒尽人心。

比之在夔东坚持到最后的李来亨、袁宗第、郝摇旗等人,西营这帮人只能说气节小亏,不算太大污点。

毕竟,大势摆在这。

现在形势变了,王五当然要好生利用这帮过去跟清军打了十几年的老将们。

是真心启用这帮人。

一是这些人的“人脉”还在。

当时降清时这帮人可不是光杆司令降的清,而是带着麾下将校兵卒一起降的清,多的六千七人,少的三五百人,零零碎碎加起来不计大顺阵营,光是西营这边就陆续投降了十万左右人马。

降官大部分被清廷安置在了汉军八旗,降兵除解散一些老弱外,精壮的都被改编为绿营。

当初三省合剿夔东时,就有三万左右原西营人马参与战事。

眼下原顺军、原西军出身的绿营兵大概有十到十五万人,有一些投降了吴军,有一些则仍在清军阵营中。

不管是清军阵营中的绿营,还是摇身一变成了吴军的,对王五而言都有拉拢的价值。

没什么比“老长官”去劝降更好的法子了。

不过光是让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将去充当说客显然大材小用,所以王五也打算让这些老将在人生的最后再发挥一次余热,让他们重新披挂上阵,既助他王五统一宇内,也替自身洗涮降清的耻辱。

顺营那边王五不太了解,西营这边降清的两个王爷冯双礼和白文选那却是印象深刻的。

套用前世的话形容,这两位都是战区司令级别的大将,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如冯双礼就会同李定国发动过衡宝战役,大败过清续顺公沈永忠部。

白文选还随李定国出国作过战,把缅甸军主力打的大败,光是战后处死的伤兵就达上万人,要不是永历被缅甸吓住派人要求白文选退兵,这位“走天子”恐怕还能赢得一些人心,国内局面也不至于瞬间崩盘,导致大批明军降清。

冯双礼当初降清也不是自愿,而是被部将狄三品挟持降清,因此这位庆阳王严格来说还真没什么污点。

白文选那边是同吴三桂、爱星阿大战不敌,又被先降清的马宝、马惟兴、祁三升追赶,走投无路之下带着明朝在国内的最后一批官员和四千兵丁、七千家眷降的清。

因为白文选投降给清军带来了战马三千多匹,故被清廷封为承恩公,安置在汉军正白旗。

冯双礼这边因为被迫降清就没白文选这么好的待遇。

不论这两位王爷因何降清,王五都准备重用。

打算让冯双礼负责江淮战场,让白文选负责辽东战场。

同时让这帮降将帮忙练兵。

扩军,不单单是把人召集到一起发给武器就行的,还需要一帮有实战经验的军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