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郑成功为什么抗清 > 第409章 与尔等共天下(第1页)

第409章 与尔等共天下(第1页)

高大捷所言代表一众原忠勇、义勇二营将校心声。

燕王夏国相,不足与谋。

远在武昌的夏国相以为自己全盘继承了岳父的势力,成为事实上大周朝的“一把手”,从此可以意气方遒指点江山高高在上。

故而天真以为几道圣旨一下就能瓦解小连襟赵王的势力,将北方牢牢掌握在他手中,实际上他在吴军阵营当中的威望连他岳父的项背都不及。

更何况他这个燕王自起兵以来无寸功也!

乱世之中武人最重什么?

无它,赫赫武功也!

夏国相有什么武功?

赵王又有什么武功!

强悍的军功,不断的胜利,才能令武人甘愿赴汤蹈火,因为,他们需要的是最终的胜利。

成为这场乱世的赢家!

一个带领他们打过长江,不断击败敌人,最后成功光复汉家故都将满清皇室一锅端的人,才是值得武人为之卖命的豪杰。

不跟能征善战的赵王,跟着那个靠着裙带关系执掌中枢的燕王?

用屁股想,忠勇、义勇二营官兵也知道怎么选。

可笑的是夏国相以为几千忠勇、义勇官兵的家眷都在昆明,所以这些官兵就必须唯他燕王马首是瞻,其却疏忽了忠勇、义勇二营官兵是顺治十六年才随他岳父吴三桂打进的云南,等到他岳父吴三桂得以世镇云南,这些官兵方才在云南娶妻生子彻底安家。

时间,不过四五年。

区区四五年,就能令这些老家本是北方的官兵视云南为故乡?

新娶的妻子,刚生的孩子,就能令这些在乱世血海中存活下来的官兵被亲情所束缚?

答案是显然的。

忠勇、义勇二营官兵可是地道辽人出身,他们本来的妻儿要么死于清军之手,要么就是被清军掳去为奴。

之所以跟着吴三桂替满清效力,不过是乱世活下去的唯一办法而已。

广东那位尚王爷和满清还有灭族之恨呢,不照样充当了满清平定明朝的急先锋。

所以,对于这两营官兵而言,今日踏上北方土地一是大仇得报,二是衣锦还乡。

几千里外的昆明,对于他们不过是人生中的一个短暂落脚点而已。

那里的亲人,也不过是他们征战生涯的一段小插曲。

没有狠毒的心,他们能走到今天,活到今天?

“燕王的心思大伙应该明白,今日既然赵王把话说明了,那大伙就给赵王一个痛快话!愿意留下帮赵王的往前一步,不愿帮赵王的留在原地便是!”

扫了一眼部下,高大捷特地补了一句,“去留自愿,赵王什么人大伙清楚,我高大捷什么人大伙更清楚,不必担心赵王与我难为要走的弟兄!”

“将军这是小看咱们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