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郑成功为什么抗清 > 第418章 正大光明(第1页)

第418章 正大光明(第1页)

成祖和宁王之喻就是王五这么随口一说,主要就是表明自己支持大舅哥的态度,胡全才到了兰州不可能真拿这两兄弟说事。

那宁王的兵马可都被四哥“借”走了,您做妹夫的麾下这十几万兵马是借还是不借呢?

有些事,大家心中明白,却是不能乱说的。

王五给胡全才一个“谈判”底线,就是大舅哥如果确实需要自己出兵帮忙,那只能以“志愿”形式派遣一到两万人助战。

牌面上除非到了决战时候,不然赵王殿下还是效忠于武昌洪化天子的。

能助战的大概率是渡过黄河在陕北活动的周奎和陈虎部。

二部本就是绿营降兵,改旗易帜家常便饭。

这支偏师在陕北活动的目的主要是牵制陕北当地的清军,减轻西安方面的军事压力,同时也负责下一步对宁夏一带的经略。

胡全才认为陕北是李自成老家,也是大顺军发迹的地方,如果能派一些大顺方面的老人前往陕北,可能更有利于局势发展。

最好的人选肯定是在襄阳的虎帅李来亨,或者袁宗第、郝摇旗随便来一个都成。

只襄阳方面来信,监军潘应龙欲拥韩王前来燕京登基称帝,虽然此举被部院洪育鳌阻止,但由此表明忠贞营其实还是拥明的。

那么就不太合适让李来亨、袁宗第他们到老家搞组织活动。

毕竟,明眼人都知道王五这个吴周册封的赵王已经有了问鼎资格。

何况韩王曾说过复燕京、正衣冠者为社稷共主。

只要韩王承认这话,那王五就有足够的法理成为新的社稷共主。

法理当然来自于明朝。

韩王这个在大陆的最后一位明室亲藩,本身就是明室唯一的正统所在。

否则不可能谣传韩定武政权。

不管虎帅和袁宗第他们内心如何看待眼下时局,看待王五这个出身于顺营的新兴问鼎人,王五都必须妥善安排他们。

让老帅在荆襄替他坐镇,以便其在北方积蓄力量南下就是最好的安排。

将来真称了帝,给老帅们一个郡王待遇使其安享晚年也是王五早就有的打算。

老帅们不能来,现成倒有两个合适人选,一个是李自成封的武阳伯李友,一个是太平伯吴汝义。

李友是榆林人,吴汝义则是绥德人,二人祖上都是明朝守边的世代军户。

降清后李友和吴汝义都被编在汉军镶红旗,之前传言二人降清被杀,其实都活着。

顺政权其实还有个牛人活着,这人就是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

外号宋矮子的宋献策因为擅长卜卦术算,降清后被满洲的王公大臣很看重,出行甚至还有护卫。

攻破燕京后王五询问过清朝降官宋献策哪去了,被告知穆里玛在西山大败后宋献策就不知所踪,没人知道此人在哪。

至于李自成的丞相牛金星则早在顺治九年死在其子牛佺官署中。

王五没有特意安排人找寻宋献策下落,于他而言宋献策是上个时代的人,属于退出历史舞台的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