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抗清素是啥药 > 第423章 非天子一知府也(第1页)

第423章 非天子一知府也(第1页)

山东的光复不仅令赵军得以顺利沿运河南下集结以便对江淮等地发起进攻,也令仍盘踞在河南开封、归德、卫辉等地的清军彻底成为弃子。

前番一心想要获取豫、鲁两地的武昌洪化朝廷此时也是自顾不暇,为防小连襟赵王与大舅子吴应麟合流,夏国相不得不收回要求马宝攻略河南并伺机占领山东的密令,同时以小皇帝名义急诏马宝麾下十万主力回渡长江,以应对西北日益紧张的局面。

西北方面传来的最新消息不容乐观,因马鹞子王辅臣、清陕西提督赵良栋、甘肃提督张勇等人的投诚,前大周楚王、现自立为帝的吴应麟势力急剧膨胀,将洪化朝廷主持西北军政的大将王屏藩压的喘不过气来。

现双方围绕汉中、秦州一带展开战略对峙,因吴军无法从四川获得足够钱粮供给,因此王屏藩给朝廷连上多道催粮催兵奏疏,指汉中一旦失守则四川无兵可守,楚王叛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全取川省。

四川若失守,武昌都城还能保得住?

唇亡齿寒。

做梦也没想到大舅子会造反称帝的夏国相可谓是焦头烂额,不得已之下一面令云贵总管郭壮图抽调兵马自黔入川加强四川防务,一面下令率大军在江北的马宝火速回援。

同时也给出征广东的晋王吴应期下旨,令晋王调兵归朝廷指挥平叛,然而晋王那边却以广东战事焦着为由拒不派兵。

对此,洪化朝廷不少人认为晋王已暗中与楚王勾结,指望不上了。

好在,晋王并没有领军攻打朝廷,估计是想西北分出胜负后再有所行动。

江西方面因清军压力难以抽军,现如今,洪化朝廷唯一的指望就是马宝所领的大军。

接到武昌旨意的马宝尽管不愿率军参与吴氏一族的内战,可还是在渡江而来的兵部尚书韩大任催促下领军回撤。

撤军前,马宝派次子马自援接触赵王于河南的军政负责人郭升,将吴军所据陈州、汝南、许州等地尽数向赵军移交。

消息传到燕京,正着手恢复北方生产并为南征大军筹措钱粮的王五不由感慨道:“三宝将军还是知大义的。”

马宝部防区很快由年前奉命南下的刘良佐之子刘泽涵部两镇接管。

刘良佐则于月前病逝于军中。

为安抚刘泽涵麾下两镇兵,王五上书洪化朝廷请授刘良佐为广南侯,由其子刘泽涵承袭。

得授侯爵的刘泽涵因其父生前嘱托,对用兵江淮十分积极,一边给洪化朝廷上表谢恩,一边给燕京发去八百里加急,请以所部为先锋迅速南下。

刘泽涵认为伪凤庐巡抚朱国治手头能够动用的绿营兵只有五千多,临时强拉的守淮壮丁也不过两万多,故江淮一带的清军不仅兵力薄弱且战力低下,所以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南下,拦腰将江淮一带的清军切开,使其东西不能呼应,南北不能策连。

来碧、甘文焜等人也认为岳乐南渡后江淮清军必无战意,故速取如探囊取物。倘拖延时日南京方面有了御敌准备,江淮战场反而会有反复。

甘文焜又指眼下江淮地区便如弘光朝江北四镇,赵王大军就是那多铎统领的北兵,只要赵军至,兵无斗志、人心恐慌的清军或举旗来投,或望风而逃,江淮地区根本不会发生大的抵抗。

王五反复思量后同意刘泽涵部两镇火速南下,又命前山西巡抚杨熙的一镇兵也会同刘部出发。

三镇兵约四万余人自陈州沈丘南下,骑兵约四千,余皆步卒,携铳万余杆、炮三十余门。

果然,如甘文焜等所料江淮地区的清军早就动摇,刘泽涵部刚进入江南左(安徽)境内,就有颍州守将汪某、凤阳守将齐某率部来投。

二将原先就是刘良佐的旧部。

凭借对江淮地区的熟悉,刘泽涵部如入无人之境,到处收降纳叛,一月之间就攻到了长江边。

与淮安、扬州搭界的泗州总兵陆其杰见赵军进展太快,沿途根本没有清军敢于抵抗,内心惧怕之下赶紧派人同刘泽涵接触,愿以泗州转投大周赵王。

不过此事被人泄露,正在庐州与周军大将吴国贵对峙的清江南提督梁化凤担心泗州失守,会让南下的赵军不必经运河就能直抵江边,遂将庐州防务交给副将主持,亲领五千人马前往泗州监督。

梁化凤的到来令得陆其杰惶恐不安,进退失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