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此状况。
技术人员们并没有感到惊慌,他们早已知道会生什么,只是静静地记录着各种数据,偶尔交换几句低声的专业术语。
陈大将惊讶地看着这一切,即使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军事指挥官,这种场面也让他感到震惊。
"这是……全频段电子干扰?
方宇点点头,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是的,陈总。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最新研的沉默者电子干扰系统——世界上最先进的机载电子战吊舱。”
“它不仅能够干扰敌方的雷达和通讯系统,还能对敌方的导航设备、精确制导武器甚至是基础电力设施进行全方位的电磁干扰。
随着方宇的解释,指挥中心的混乱状态持续了约三十秒,然后突然恢复了正常。
屏幕上的雪花消失了,雷达重新捕捉到了J-2的清晰信号,通讯系统也恢复了正常。
"刚才只是最低功率的演示,"方宇补充道,"如果全功率启动,干扰半径可以达到15公里,持续时间可以长达数小时。”
“而且,它的干扰模式是可编程的,能够针对不同的目标进行精确的频率攻击。
陈大将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惊叹的光芒。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战场上创造一个电磁黑洞,让敌人的电子设备全部失效?
"不仅如此,"方宇的声音充满了自信,"我们还能够选择性地干扰。”
“比如,只让敌人的通讯中断,而我们自己的通讯依然畅通;或者只干扰敌人的导航系统,让他们的精确制导武器完全失效。
他示意陈大将看向另一块显示屏,上面正播放着之前测试的数据分析。
"最令人惊叹的是,这个系统完全被动,不射任何可被探测的信号,敌人甚至不知道他们是被干扰了,还是设备本身出了故障。
陈大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作为一名战略家,他立刻理解了这种技术在现代战场上的革命性意义。
现代战争高度依赖精密的电子设备,如果能够有效地干扰敌方的电子系统,等于切断了敌人的"神经",使其变成一个"瞎子"和"聋子"。
"这项技术……是怎么突破的?
陈大将好奇地问道,他知道电子战一直是各国军事技术竞争的焦点,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突破绝非易事。
方宇示意陈大将跟他走到一个角落,那里有一台特殊的显示设备。
他轻轻点击屏幕,调出了一个三维模型——正是那个挂载在J-2下方的电子干扰吊舱。
"这是沉默者的内部结构,"方宇的语气变得专业而热情,"它的核心是一个全新设计的相控阵系统,由数千个微型射接收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都能独立控制其射的电磁波的相位和功率。
随着他的解释,屏幕上的三维模型开始逐层展开,显示出吊舱内部复杂精密的构造。
陈大将看到里面密集排列着各种电路板、天线阵列和冷却系统,精密程度远他的想象。
"传统的电子干扰设备需要针对不同频率使用不同的天线和射器,体积庞大,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