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难道没听过一句话吗,好良言难劝该死鬼,大慈悲不渡自绝人?人是很难被说服,只能靠自我觉醒,而这种觉悟往往来自于伤痕累累的经历,有些事情,只有亲自体验过,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人间清醒,这就叫‘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
“唔,说的好有道理啊。”
“社会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方言想到将来的小红书网民对账,忍不住想笑。
“哥,那要不就以你在美国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本小说,给他们祛祛魅?”
小妹建议说:“他们那么爱看你的小说,到时候肯定会买来看。”
“你这意见提得倒不错,我考虑考虑吧。”
方言挑了挑眉,同时踩脚油门,汽车飞驰在路上,畅通无阻地驶向南锣鼓巷。
………………
把小妹送回家,然后回到什刹海的四合院,第一时间走进书房。
方言仔细地琢磨了下,觉得写一本在美国生活经历的小说,的确不失为个好主意。
当然,他想写的不会是“兄弟们又要到饭了”,或者是“甜甜圈真好吃”,心中早已有了选择。
比如《刮痧》,讲的是一对在美国闯荡多年而晋升中产阶层的华人,因为偶然一次孩子发烧,老父亲用华夏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孙子治病,结果遭到邻居举报“虐待孩子”。
一个本该幸福圆满的家庭,因为东西文化的巨大分歧和冲突,闹得分崩离析,妻离子散!
而另外一部,同样也是郑小龙导演的作品《燕京人在纽约》,这可是当年全国的热播剧!
结结实实地揭开了美国不是人间天堂的真面目,其中的一句台词就特别有代表性: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一个人,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剧情也跟讲述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刮痧》截然不同,讲的是燕京艺术团的大提琴手王起明,带着妻子郭燕移民美国,但现实并不如他们想象中的美好,原本以为在美国定居的姨夫会搭把手,但没想到他开着豪华轿车,把他们从曼哈顿送到了贫民区一个破旧寒酸的地下室,扔下五百美元就走了。
临走还说了一句:“什么时候你们有钱了,再还给他”,直接给这对憧憬未来的夫妻泼了冷水。
结果就是四处求职,处处碰壁,住着地下室,原本以为就算找不到好的工作,再不济也可以在美国拉大提琴,但没想到纽约地铁站里一个拉琴乞讨的流浪汉也比自己拉得好,从此艺术梦碎了。
只能无奈地在餐馆刷盘子,活生生地遭这份“洋罪”,本来恩爱的夫妻被生活压垮而离婚。
之后就是李启明的“奋斗史”,依靠情人阿春的资助得到第一桶金,然后靠前妻郭燕的二婚丈夫大卫介绍资源,创办和经营制衣厂,却趁着前妻和大卫度蜜月期间,不择手段地挖走他所有的客户。
总之为了成功和金钱,可以不择手段,背信弃义、毫无廉耻,甚至不惜牺牲朋友和亲人。
这就是美国梦的真相,“社会达尔文主义”,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方言准备把《刮痧》、《燕京人在纽约》、《沪市人在东京》等作为蓝本,写成全新的小说。
新燕京人在纽约!(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