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开局把曹操认爹 > 第722章 似有大动作(第1页)

第722章 似有大动作(第1页)

许昌城的暮春总裹挟着潮湿的雾气,苏羽站在丞相府的廊檐下,看着庭院里飘落的樱花被雨水碾作暗红的泥。昨夜审讯室里的血腥气仿佛还残留在鼻腔,那老头最后癫狂的笑声似乎还在耳边回荡,而他说出的“司马徽”三个字,像一把淬了毒的匕,狠狠插进了苏羽的心里。

“先生,水镜山庄的细作传回急报。”贴身侍卫的声音打断了苏羽的思绪。侍卫呈上一封密函,信笺上的字迹被雨水晕染,却依然清晰可辨。苏羽展开密函,目光扫过上面的内容,瞳孔骤然收缩——司马徽竟在荆州襄阳城聚集了三百死士,还在暗中打造兵器铠甲,似有大动作。

“备马,去议事厅。”苏羽将密函揣入怀中,转身疾步而去。青石砖上的积水溅湿了他的衣角,却丝毫不能减缓他急促的步伐。

议事厅内,烛火摇曳。荀彧、郭嘉、程昱等谋士早已正襟危坐,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凝重的神色。苏羽大步踏入,将密函重重拍在案上:“诸位,司马徽这老匹夫果然不安分,此番恐怕是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荀彧拿起密函,细细阅读,眉头越皱越紧:“襄阳乃荆州要地,若让司马徽在此集结势力,一旦起事,后果不堪设想。只是不知他究竟图谋何事?”

郭嘉轻摇折扇,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依我看,这司马徽定是想借荆州为跳板,扰乱我军后方,甚至妄图与江东孙权、西蜀刘备勾结,对我军形成合围之势。”

程昱捋着胡须,沉吟片刻道:“不管他有何图谋,我们都不能坐以待毙。当务之急,是派人潜入襄阳,摸清司马徽的底细,同时加强许昌周边的防备。”

众人正商议间,一名士兵匆匆跑来:“报!城外现一队形迹可疑的商队,领头之人自称是襄阳来的绸缎商人,却不肯接受城门守卫的检查。”

苏羽眼神一凛:“襄阳来的?多半与司马徽有关。走,随我去会会他们。”

一行人来到城门口,只见那支商队约有二十余辆马车,马车上堆满了绸缎包裹。商队领头的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身形魁梧,眼神锐利,见到苏羽等人,不卑不亢地一拱手:“在下襄阳绸缎商张猛,听闻许昌繁华,特来做生意,不知为何被拦在此处?”

苏羽上下打量着张猛,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做生意?为何见到城门守卫检查如此抗拒?莫不是马车上藏着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张猛脸色一变,强笑道:“大人说笑了,我等只是怕耽误做生意的时间,并无他意。既然大人要检查,那就请便吧。”

士兵们开始逐一检查马车,就在这时,一辆马车突然冲出队伍,朝着城外狂奔而去。苏羽大喝一声:“拦住他!”几名骑兵立刻策马追去,不一会儿,便将马车截回。

苏羽走上前,掀开马车的帘子,里面竟是一箱箱的兵器。张猛见事情败露,抽出腰间的佩刀,朝着苏羽砍来。苏羽眼疾手快,侧身躲过,反手一剑,刺中张猛的肩膀。张猛惨叫一声,跪倒在地。

“说!你们究竟是谁?为何私运兵器?”苏羽厉声问道。

张猛咬着牙,怒视苏羽:“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休想从我口中得到半点消息!”

苏羽冷笑一声,从袖中掏出一枚令牌,上面刻着“水镜”二字:“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是司马徽的人?这枚令牌就是证据。”

张猛看到令牌,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身子也微微颤抖起来。沉默片刻后,他终于开口:“好,我说。我们是司马徽大人派来的,这些兵器是要运往许昌周边的据点,准备里应外合,攻打许昌城。”

众人听闻此言,皆是一惊。荀彧沉声道:“没想到司马徽的野心如此之大,竟妄图攻打许昌。”

苏羽眼神冰冷:“既然知道了他们的计划,那我们就将计就计。传令下去,暗中监视司马徽在许昌周边的据点,等他们起事之时,一网打尽。”

夜幕降临,许昌城陷入一片寂静。苏羽独自坐在书房中,望着案头的地图,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这只是司马徽阴谋的冰山一角,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细微的响动。苏羽警觉地抽出佩剑,走到窗前,猛地拉开窗棂。只见一道黑影一闪而过,苏羽毫不犹豫地追了出去。

追出几条街后,黑影停在一座破旧的宅院前。苏羽定睛一看,黑影竟是一个蒙着面的女子。女子见苏羽追来,也不慌张,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扔给苏羽:“苏大人,这是司马徽的绝密计划,看完后记得销毁。”

苏羽接过信,还未等他开口询问,女子便已消失在夜色之中。苏羽打开信,信中详细记载了司马徽的全盘计划。原来,司马徽不仅在襄阳集结死士,还与江东的周瑜取得了联系,约定在许昌内乱之时,江东大军从水路进攻,直取许昌。同时,他还派人潜入许昌,在城中各大粮仓、军械库安置了火药,一旦起事,便点燃火药,制造混乱。

苏羽看完信,额头冒出一层冷汗。这计划环环相扣,若不是得到这封信,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刻召集众谋士,商议应对之策。

郭嘉沉思片刻后说道:“既然知道了他们的计划,我们可以先派人拆除城中的火药,同时在襄阳周边设下埋伏,等司马徽的死士出动,一举歼灭。至于江东方面,可派人前往东吴,离间孙权和周瑜的关系,让他们无暇顾及许昌。”

苏羽点头道:“此计甚妙。事不宜迟,立刻行动。”

接下来的几天,许昌城内暗流涌动。苏羽的人在暗中紧张地拆除火药,而司马徽的手下却浑然不知,还在等待起事的信号。襄阳城外,曹营的大军早已埋伏妥当,只等司马徽的死士自投罗网。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司马徽的死士们开始行动了。他们分成几队,朝着许昌周边的据点进。当他们进入曹营的埋伏圈时,四周突然亮起无数火把,喊杀声震天。死士们这才现中了埋伏,但为时已晚,在曹营大军的猛烈攻击下,很快便全军覆没。

与此同时,许昌城内,司马徽安插的内应刚准备点燃火药,就被苏羽提前布下的士兵抓获。经过审讯,又顺藤摸瓜,抓获了一大批潜伏在城中的奸细。

江东方面,孙权果然中了离间之计,对周瑜起了疑心,将周瑜召回建业,进攻许昌的计划也随之搁浅。

司马徽得知计划失败,气得吐血三升。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精心策划的阴谋为何会如此轻易地被识破。就在他懊恼不已之时,苏羽已经率领大军兵临襄阳城下。

襄阳城高墙厚,易守难攻。苏羽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派人向司马徽下了战书,约他在城外的一片空地上决战。司马徽接到战书,心中冷笑:“苏羽,你这是自寻死路。襄阳城固若金汤,我倒要看看你如何攻破。”

决战之日,双方大军列阵对峙。苏羽骑着高头大马,来到阵前,对着司马徽喊道:“司马徽,你我之间的恩怨也该做个了断了。今日,要么你降,要么你死!”

司马徽哈哈一笑:“苏羽,你太狂妄了。就凭你,也想让我投降?今日,定叫你有来无回。”说罢,他大手一挥,下令进攻。

双方军队顿时厮杀在一起,喊杀声、兵器碰撞声震天动地。苏羽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他的剑术高,每一剑都能取人性命,在他的带领下,曹营士兵士气大振,越战越勇。

司马徽见局势不妙,想要撤退,却现退路已被曹营的伏兵截断。他心中大骇,知道今日恐怕难以逃脱。就在这时,苏羽已经杀到他面前,一剑刺向他的咽喉。

司马徽连忙举剑格挡,但他的实力远不如苏羽,几招下来,便已手忙脚乱。苏羽瞅准时机,一剑挑飞他手中的剑,然后剑尖抵住他的胸口:“司马徽,你还有何话说?”

司马徽面如死灰,惨笑道:“罢了罢了,技不如人,今日栽在你手里,我认了。但我司马徽岂是贪生怕死之辈,要杀便杀!”

苏羽看着司马徽,心中感慨万千。曾经那个名震天下的水镜先生,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他收起剑,沉声道:“念在你也是一代名士,我今日饶你一命。但你须得答应我,从此隐姓埋名,不再与曹营为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