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才到家。”
王小北应了一声,“行,我换衣服先,晚点再细说。”
进了内屋,换上了棉衣,脏衣服随手扔进洗衣盆。
出来后,王小北笑问:“那边苦吗?”
王家和抽了口烟,“你说呢,比咱这儿冷多了,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然后他详细描述了那边的状况。
由于是新开拓的地方,这次去的人又多,绝大多数人连帐篷都分不到,更别提住屋子了。
帐篷只留给那些工作表现突出的人。
其余人只能在雪地里搭个小棚睡。
用水要不就是从小水洼里舀,要不就是融雪煮水。
8个人合力抬一根上千斤的管道,一走就是几十里地。
听着王家和的描述,就能想象那边的艰难程度,条件极其恶劣。
每人负重1多斤,走上几十里,即便是常人在寒冬里空手走都够呛,何况还要扛这么重的物件。
更关键的是,据王家和所说,伙食极差,不见油水。
要知道,石油工人的口粮标准已经是全国最高的了,以往每月都有3公斤。
许多人因此身体浮肿。
而这还只是前期准备阶段,等到大规模的作业开始,十几万人涌去,生活物资供应将会更加紧张。
“还用再去不?”
“短期内应该不会再去,得等着通知。万一哪天通知下来,说不定还得走一趟。”
王家和话锋一转,“说起来,你这次去申城都干了些啥,快说说,你爸我可还没机会去申城呢,那边究竟是啥样的啊?”
王小北这一趟的经历,足够他炫耀好一阵子了。
要是再能考个大学回来,那可真是要开心一辈子。
王小北心知肚明,王家和那望子成龙的心思。
天下父母都是一样。
虽然他压根儿没去成,但好歹前世对申城有点了解。
他就随口编了几句:“其实也没啥新鲜的,坐火车到了地方,就住进招待所了。”
“那边说话我都听不太懂,总是侬啊侬的,和咱们这边差别真不小。”
王家和一听来了兴致:“来来来,详细说说。”
29ad。。29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