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穹一怔,这不是周敦颐的《爱莲说》吗?这里明明是桃花源,里头可没有莲花池啊。为什么玄清笃定,自己一定猜得出来呢?
这时辛十四娘道:“本妖托婴宁给你带了一样东西,也算是稍稍弥补我的遗憾。记住,只有你能把那个小道士的调
查推进下去,不要让他白白殉道,苦心东流……”
说到最后几句,辛十四娘的声音渐渐敛起轻佻,变得肃穆起来,甚至带了一点点恳求。留音石“啪“的一声,碎了一地,露出里面一小块耀眼夺目的棱石,石质呈现紫纹,竟是一块紫磨石棱精。
这是石中精粹,别看只有拳头大小,舒展开却堪比城垣之坚,有守御护避之妙,也是天下少见的宝贝。玄穹面色很是复杂:“她是嫌我被雷劈得不够多吗?”
婴宁俯身从地上捡起那块紫磨石棱精,语气难得凝重:“小道士,十四姑看人一向很准。她觉得你肯定可以做到。”玄穹双手一摊:“姑且当你姑姑说的是真的,那说明桃花源里藏着一股极危险的势力,她都不敢轻易涉入,我有什么办法?”
“你自己不是也坚持要查吗?”
“此一时彼一时,我现在是个待罪之人,被艮土圈隔绝在这里。别说托付玄清遗志,她要送我的宝贝,我都拿不到。”
婴宁有些不甘心地伸过手去,一碰到艮土圈,“啊呀“一声,猝然又缩回来。玄穹双手抱臂,索性往艮土圈上一靠:“你看,不是我不帮忙,实在是道祖不保佑。你们另请高明吧。”
婴宁拿起棱石:“那我把这宝贝扔给你啊。”
玄穹耸耸肩:“你们狐狸不见青丘,是不死心哪,小心别弹回去伤了爪子。”婴宁有点害怕,特意后退了几步,这才手臂轻舒,把那棱石扔过去。宝贝在半空画出一道弧线,触到艮土圈的边缘。只见艮土圈几下闪烁明灭,岳影倏然消失,那一块棱石毫无阻滞地砸到了玄穹脸上。
这一下子,无论婴宁还是玄穹都愣住了。谁想到,这艮土圈竟如此脆弱,居然一触即溃。玄穹还没顾上揉鼻子便猛一激灵,抬头一看头顶,雷云迅速聚拢,一道电光兴高采烈地砸了下来……
第十三章
“没有,这里也没有。”婴宁大声嚷道。
“那你去西边的柜橱里再翻翻。”玄穹有气无力地躺在榻上,一缕雷击过后的青烟,袅袅从发间浮起。
谁能预料,那坚不可摧的艮土圈,在紫磨石棱精面前居然比一张纸还薄弱。玄穹猝不及防,接了这件宝贝,遇财呈劫的命格当即发作,连动用脖子上的那一枚古钱都来不及,一个天雷就劈砸下来……
于是搜寻玄清秘册的任务,只能暂时交给婴宁。婴宁自知理亏,只好像丫鬟一样被玄穹吆喝着使唤。她在俗务衙门里前前后后翻了好几遍,却一无所获。
“你这里也太乱了,衣袍靴子到处乱扔,跟我姑姑家差不多了。哎,桃木剑你怎么倒着放?多伤剑尖啊。”婴宁找得心浮气躁,一脸不耐烦,“这个玄清,到底把秘册藏哪里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意思是纵然出身污秽,心志依旧清高不改,哎,这听着怎么像是说我呢?”
“难道他把秘册藏在厕所里了?先说好啊,打死我也不去捞,要去你去!”婴宁警惕地抖了下耳朵,一脸嫌弃。
“哎,你……你快给我拿条浸水的布巾子来,让我再清醒清醒……”
婴宁“哼“了一声,到底还是转去后堂了。玄穹双手枕在脑后,看着天花板陷入沉思。
俗务衙门里里外外他都熟悉,实在不像有藏秘册的地方。玄清说这句暗语只有继任者能领悟,那么一定有些信息,只有继任俗务道人的人才能掌握。可这些信息是什么呢……他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这时婴宁从后面喊道:“布巾子倒是有几条,全是没洗的,泡在盆里几天都快臭了,你这人过日子真邋遢,怎么不学学人家玄清,把家里整理得清清爽爽?”
一听这话,玄穹脑海中“轰隆“一下,仿佛被玄雷劈中一样-对啊,玄清有洁癖和强迫症,衙门里面文书、衣着、器物分门别类,归置得清清楚楚。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玄穹反复念叨了几下,忽然从榻上跳起来,谁知双腿一软,摔倒在地,疼得哎哟直叫。
婴宁赶紧把他搀起来:“你是被雷劈傻了吗?”玄穹龇牙咧嘴道:“快,扶我出门。”
“去哪里?”“你问的工夫都到了,就在门口!”
玄穹被婴宁扶着,一瘸一拐到了门口。婴宁正在纳闷,他径直走到告示牌前,伸出手去,把上面乱七八糟的贴纸哗啦哗啦都扯下来,很快露出底下的木板。玄穹敲了敲木板,似乎是空的,示意婴宁用尾巴去砸。婴宁一脸莫名其妙,但到底还是一甩尾巴,狠狠撞了上去。
别看她平日爱用尾巴扫玄穹,但都没用上真力,如今用力一扫,告示牌轰然坍塌。玄穹跳着过去,在那一堆断烂残木之间,很快翻出一本装帧朴实的小簿子。
“还真找到了?”婴宁惊讶地瞪大双眼,这也太简单了吧?
“这要靠脑子,而不是蛮力。”玄穹用手指点了下脑袋。婴宁的大尾巴恶狠狠地砸了过来:“哼,还不是靠我的蛮力才打破木牌?快说啦,你怎么知道在这里?”
“玄清说只有继任者才能领悟,显然是暗示秘密一定藏在与衙门相关的地方;再看那句暗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秘册藏的地方,应该是一个玄清觉得属于“淤泥'的地方。”
一个有洁癖加强迫症的道士,最不能忍受的是什么?是脏乱。整个俗务衙门最脏乱的地方是哪里?只有门口的告示牌。
桃源镇的居民们,天天在上面乱贴东西,清不过来,玄清对此一定极为痛苦。秘册藏在这里,真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谁能想到,如此重要的秘册,竟然就明晃晃立在衙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