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住在家里,没怎么花钱,这几年工作下来也攒下了一笔。”安梅翻了翻书包,从里面拿出了一本书给乔胜男看。
是法学的教材。
书的封面滚烫得厉害。
“我打算考研。”安梅说,“法学专业。然后去参加司法考试,拿律师资格证。毕竟,我是很喜欢小孩子才选择了现在的职业,可是幼儿园老师能够帮到莺莺那样的孩子的实在有限。”
了解了这个世界的背景后,她就对帮被虐待儿童辩护,剥夺毒父毒母们的抚养权产了兴趣。
只可惜,她在原来的世界里已经有了人生计划。
所以既然系统都给了为乔莺那样被虐待的儿童做点什么的任务,她何不走上老本行,做个民事辩护律师,专门接剥夺抚养权类的案子?
好在她本来就是法学生,找了个轻松一些的打工,一边赚钱一边学习,倒也在几年后通过了司法考试取得律师执照,进入了法律援助中心。
和其他律师不同,安梅所接的案子,多是一些关于家暴离婚、剥夺抚养权的。而且每次都是原告律师。
除此之外,安梅也开了自己的博客,进行普法宣传,尤其是虐待儿童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到。
芮青檬得知后,也十分感兴趣,协助安梅写了一些关于被虐儿童心理的文章。
芮青檬通过安梅的博客受到了启发。
她是为了帮助那些困扰的人们才选择了现在的工作,可人们对于精神类疾病的不了解甚至是对患者的歧视,却是一时半会无法解决。
更不要说那些患者们受到的不公正对待和一些讳疾忌医的人了。
于是芮青檬也同样开了博,开始以小说形式科普精神医学,甚至和安梅的博客开展了合作,谈及了不少关于司法鉴定、精神病犯法的问题。
她想,能认识安乐瑶,真好。
后来,安梅以乔莺为原型出版的一本描写虐待儿童等小说成为了那年的畅销书。
而那时的乔胜男,也成了小有名气的自媒体博主,有了不少粉丝。对安梅和芮青檬的博文,她几乎是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转发,安梅出书后,更是带动了流量。
当时,这具身体已经三十多岁了,安梅也数不清,她胜诉了多少次,有多少毒父毒母在她的辩护下被剥夺了抚养权。
当然也有人提出了反对的声音,认为安梅心太毒了。不管怎么说那也是孩子的父母,怎么能动不动就剥夺抚养权呢?小孩子还是跟着亲生父母更好啊。
直到安梅的博客上出现了一篇新的博文。
《我们做得到》。
回想起乔莺的事,甚至包括自己接过的不少案子,安梅更是深深有了体会。
乔子维和前世乔莺的悲剧,真的只是乔文和袁粟艺两个人造成的吗?
面对这些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邻居认为是别人的家事,选择了无视,老师则把育儿放弃导致的肮脏和邋遢甩锅在了孩子身上,被警察局和福利机构“踢皮球”更是常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