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不能小看香江演艺圈在世界电影行业里的分量啊。
石仁建心里默默地想著。
身体姿態被他调整成一个更加庄重的样子。
既然对方开门见山,诚意十足。
自己也不好摆出一副小看对方的姿態来。
“霍小姐,说实在的,对你的到来我们並没有准备。能说一下贵公司的合作意向吗?”
霍文熙从包包里掏出一份文件。
递给石仁建。
《电影合作意向书》?
石仁建打开看了看。
薄薄的文件上通篇就讲了一件事。
五年两部电影。
影皇想要石仁建出品电影的投资优先权和香江发行权。
代价则是可以按照市场价五折的价格在影皇找演员和工作人员。
这里的市场价,是按照一个明星多部影片的市场成绩算出来的。
打个比方,一个明星主演的多部影片票房都在千万以上,且最低的也不低於千万级別。
那么这个明星的市场价就是三百万。
之前电影的票房自动归因於这个明星。
这个价格必定是虚高的。
五折通常是合理价位了,但绝大多数没有合作基础的情况下,製片方是无法用这个价位请到演员的。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这个演员是一位明星!
就比如刘德樺、梁超伟之流。
如今被影皇力推的霆风也算一號。
“如果我想请香江其他明星,影皇愿意做中间人吗?”
“如果石生您在影皇中没找到合適的演员的话,我们当然愿意搭桥。”
霍文熙的意思是,影皇必须获得公平试镜权。
石仁建很满意,尤其是考虑到下一部电影的题材就更加满意了。
这个只是合作意向,即使签字也可以不遵守。
不过这代表了影皇的態度,或者说是试探。
其实影皇相对比其他港资,更早的拥抱大陆。
只是自80年代起的大哥范儿,才让香江电影人才迟迟无法真正融入大陆圈子。
不仅造成了一些技术垄断岗位长期被香江人员占据,更让香江编剧们没有真正的文化融合。
后来的结果观眾们也都见到了。
港台导演拍摄的三国,像是古惑仔。
港台导演拍摄的赵云,像是红双棍。
但石仁建不得不承认,哪怕到了20年后。
港台影人们在一些特定题材上的才华,依旧是世界顶级的。
影皇已经在为丧失造血能力的香江电影界寻求出路了。
“霍小姐,请替我问杨先生好。我同意贵公司的合作,不过我希望在第一部电影尘埃落定之后再进行下一部电影的筹备。可能贵公司要等上一段时间了。”
“石生,您的话我一定带到。我们一向不缺乏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