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光则位於佛像身体周围,象徵著佛光普照四方,代表佛法无边、万丈光明。
毕竟灵山这么多佛,很亮也说得过去,更是片独立的空间,就是日落也看不出来变化。
所以换个记日的法子,也是不错。
但天庭可就真是“天上一天,地下一年”了,这个真没得说。
悟空道:“不知兄长今日为何来找我?”
无尘笑道:“我听了你的事之后,便有了见你的想法,但得让你自己闯闯,於是先是整理所得,今日才来见一见你。”
无尘与悟空相见,自是有不少话说,
聊了一会儿后,见观世音菩萨说道:“悟空,今日佛祖办了个会,叫做『孟兰盆会”,让我前去东土寻个取经人,说不准还要个送书人!要佛法东渡,道经西传,你可愿意去庇护这二人啊?”
悟空没有看无尘,而是自己笑道:“菩萨说笑了,你说的东土可远著呢,我在灵山,如何保得他东土之人?”
菩萨笑道:“事情还未定下,且先问问你,可愿意当这取经人的徒弟,
皈依我佛,也好放你出这宝阁。“
悟空摆手道:“佛经妙好,可日日念佛就算了,老孙不是这块料子,偶来读经消遣也是不错。”
观音见他不应,便没有强求,於是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先离开了,真君可再待上片刻,稍后再走不迟,我有事在身,便先走一步。”
菩萨走后,无尘笑道:“你这孙,为何不愿去?”
悟空摇头道:“若是我已改过,便是不去也会放我;若是我还未改,就算是出去了,也是个顽劣的。”
无尘恍然,惊讶问道:“悟空,你变了。”
悟空笑道:“我若是什么都不变,空读数百年的经文。“
无尘又道:“是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还是当去走走的!”
悟空不语,道:“我不愿皈依佛门,如今想来,天庭给我的职位很好,
也不知果山可还好?”
无尘笑答:“我与你看过,吃过蟠桃的还在,只是没吃的,都已经不知换了多少代了。”
“曾有人来捕猴,都被他们自己打回去了,也没有平生事端,安分守己。”
悟空点头笑道:“如此甚好!”
无尘打趣道:“读了如此之多的经文,你都快成了高僧了!还不愿意去佛门?儒释道皆无所差。“
悟空答道:“非是门户之见,实乃求自由之心,若是佛祖愿意放我,我自然会助拳。”
对此,无尘笑而不语。
说不准佛祖哪天真会应允了。
而无尘又与悟空聊了一会儿,便又挥手道別了。
观世音菩萨到山脚下,有玉真观金顶大仙,在观门首接住,请菩萨献茶。
菩萨不敢久停,对大仙曰:“今领如来法旨,上东土沿路去寻个取经人的徒弟。”
大仙道:“取经人几时方到?”
菩萨道:“未定,时未定,人亦然!甚至连事儿也还未完全定下。“
金顶笑道:“还真是奇了怪!罢了,菩萨既然有事,我便不过多挽留,!”
观音遂辞了大仙,半云半雾,约记程途。
师徒二人正走间,忽然见弱水三千,乃是流沙河界。
菩萨道:“徒弟呀,此处却是难行。取经人浊骨凡胎,如何得渡了?”
惠岸道:“师父,你看河有多远?』
那菩萨停云步看时,只看见那河:『东连沙,两抵诸番;南达乌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