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西海龙王得知,便直接跑了,也不再给王莽风雨之力。
王莽得知以后,虽然怒斥龙王不守诚信,但也无可奈何。
於是下令,將龙王庙改到低洼处。
要是风调雨顺,也就罢了;
要是没雨,也就没人会去礼拜;
要是雨下大了,导致发了洪水,第一个淹的就是你龙王庙,你龙王第一个跑不了。
王莽认为异族之人,生来低贱,不及他们半分。
將原本臣服於汉朝的匈奴、高句丽、西域诸国和西南夷等属国统治者,
由原本的“王”降格为“侯”。
各族因此拒绝臣服新朝。
兴许是王莽觉得难度太低了,才给自己上了点强度。
王莽主动挑起了无谓的爭端,轻率地决定动用武力。
不仅导致边境衝突,还使数十万军队长期陷於边疆,无法脱身,耗费了大量国力,造成边境战乱不绝。
一时间內忧外患,起义频发,造成民不聊生的乱象。
要是他好好治理也就算了,但不仅仅是个篡逆之辈,偏偏还弄得民不聊生!
失了天恩,更丟了民心。
刚开始只有刘氏宗族在反对他,渐渐地反蟒的浪潮开始席捲天下。
反蟒的浪潮从一开始就没有停过,並且愈演愈烈,
但王莽是什么人?
天下的叛乱,都被王莽轻鬆镇压,毫无压力。
诸如徐乡侯刘快率数千人起兵、真定人刘都等密谋举兵造反等等。
直到『吕母起义』,王莽开始有些乏力,加上『赤眉绿林』的起义,彻底燃起了起义之火。
又过了几年,汉光武帝刘秀在宛城起兵,一时间要风得风,要雨有雨,
如同天神帮助一般。
打出了“復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號!
后来加入了绿林军,又给王莽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王莽得知以后,当即举办了一场『哭天大典”。
结果自然是不尽如人意。
另外,哭也算时间。
赤眉、绿林的事,已经刻不容缓了。
自天庭会议,定下刘秀之事后,张道陵天师便下凡,暗中多有相助。
此时王莽面临北方赤眉、南方绿林两大起义集团的进攻,日渐焦虑不安,北方的赤眉与南方的绿林军,同为当时起义力量最强大的两支军队。
当初王莽认为赤眉军声势更大,起义军几乎遍布北方各州郡,觉得形势更为严重,於是优先对付赤眉。
结果南方打得更凶,没办法,王莽只得调整重心。
王莽便派遣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將兵四十二万,號称“百万之师”
车队集中后,即开始向颖川开进。
在潁川又会合了严尤、陈茂的部队,隨即向昆阳方向进击。大军透迤千里,粮草辐重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