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都下岗了,开个糕点铺糊口。”
蒲耀祖去落凤街考察过,对于附近商业项目也做过了解。
老姜家糕点铺他当然去看过,去的那天是周五下午,店里没一个顾客,柜台里也没多少糕点。
姜向北谦虚说糊口,反正蒲耀祖是信了。
“以后都是邻居,有事互相照应。”
因为没觉着是对手,所以不放在眼里,还开玩笑似的关心了下老姜家糕点铺生意。
又寒暄几句,两拨人分开。
张路眉开眼笑地挥动手臂:“虽说他是我的大客户,可我怎么就那么想看他后来发现自己走眼后懊悔的样子。”
是不是做生意的料,短短几句交谈就能看出来。
“张路哥,快走吧。”姜向北催。
蒲耀祖没把姜向北看成对手,反之亦然,姜向北同样没有多余想法。
两家虽然同是糕点铺,但听蒲耀祖自己提起铺子以传统糕点为主,老姜家糕点铺则是以面包为大基调。
两家主营方向不一样,客户群体只会有小部分重叠,影响不大。
就算是对手,姜向北也不会焦虑。
与其操心别人,还不如加强自己。
“还好后天就能回家,北市气候也太干燥了。”
第一天从洛川那种潮热的气候来到干燥环境中还觉得舒爽,可时间一待长弊端就接连冒了出来。
首先是皮肤干痒,晚上睡着喉咙都能感觉到干得冒烟。
其次就是时不时的雾霾,风一大空气里全是风沙。
没待几天,姜向北就开始怀念家里了,就是不晓得休息大半个月的工作室情况怎么样。
与此同时的洛川市。
三水胡同。
“你说……张瘤子他爸说的是真是假?”
姜家门前,刘春芳搬了个小板凳坐到姜家门口,边打毛线边和院里的邻居聊天。
夏伟家全部大人都在,包括平时见首不见尾的翠喜也在屋门口听着。
姜爱国敲了敲烟杆子,将烟斗里潮湿的烟丝全部抖落出来。
北市的天干得人口鼻冒烟,那洛川的夏天就是潮得家里能长蘑菇。
才摆在桌上一晚上没动的烟袋,早上潮得都点不燃了。
“就算是真我们家也不走。”
早两个月就有消息传遍了三水胡同:靠近胡同北边的那片地要拆迁,说是以后要盖成什么并殡仪馆。
消息忽然在这几天变得越发激烈起来,因为要拆迁的那胡同真开始动员搬家。
虽然没划入拆迁片区,但三水胡同的人却因此人心惶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