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前头工房那位姓宗的胥吏受命修路,今日事情告一段落,他过汇报修路的事宜,严少成十分满意,当即将他提为工房主事。而乌典吏的同乡,也就是原先的工房主事,则被免掉了主事职位,降成了普通胥吏。
乌典吏连失两大助力,得到消息后,气得把桌子都掀了。
沈主簿心里沉甸甸的,一丝幸灾乐祸的兴致都生不出来。
很快,这两人的矛头便对准了虞县丞。
“姓宗的可是你举荐给县令的,说不是你的主意,谁信呢!”
“听说昨日前日易大夫他们进了县衙,还是你去通禀县令的……”
虞县丞被叫来好一番质问,临了,沈主簿面色阴沉地警告他:
“虞大人,听说尊夫人生孩子时落下了病根,这几年一直用药养着?令公子是们老来得子,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养大的?我若是你,我便老老实实的,绝不做那吃里扒外、过河拆桥之事,免得报应到妻子孩子身上!”
虞县丞百口莫辩,心里生出一股浓浓的无力感。
这样的盟友、这样的选择真的是对的吗?
他思前想后,好不容易坚定下来的念头,这会儿又产生了动摇。
*
下午散堂后,虞县丞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往后宅小门边上的那条巷子里滚了过去。
等了好一会儿,才等到严少煊。
“霍大当家又去给贵夫郎买吃食了?”
“是。”严少煊见到他也不意外,“虞大人又来这饺子铺吃晚食?”
虞县丞点了点头,装出一副吃饱喝足的模样与严少煊寒暄:“霍大当家来岭北也快满一月了吧?年关将近,咱们岭北每年元宵夜都热闹得很,同别处的元宵灯比大有不同。霍大当家若要留在岭北过年,定要记得带贵夫郎去赏元宵夜的冰灯。”
严少煊微微颔首:“若有幸留在岭北过年,定带我夫郎去。”
虞县丞笑了笑,不露声色道:“听闻振武镖局常有帮朝廷押银的任务,霍大当家每到这时候便忙得脱不开身,没想到今年竟有空在岭北待上数月。”
严少煊瞥了他一眼,面上古井无波:“来岭北也是上头同意的,待多久都不妨事。”
虞县丞垂眸掩下情绪:“原来如此。”
*
另一头。
严少成回到后宅,刚进门,他家小夫郎便扑过,神秘兮兮地问:“你猜我今日见到谁了?”
第132章第132章
从七星楼回来的第二日,严少煊和晏小鱼便准备出去看铺子。不过那会儿严少成才改了岭北的赋税条例,晏小月和晏兴茂担忧得紧,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劝儿子和女婿避避风头。
严少煊和晏小鱼不愿让家人担心,商量过后便多等了几日,所以今日才出门。
这一出去可好,连着遇见两位‘熟人’。
第一位是虞县丞的夫人。
县衙一干官吏多住在县衙附近的街巷里,严少煊听见阿柴说遇见虞家的马车倒也没多意外,直到虞夫人遣人拦住他的车子,非要请他去边上的茶楼喝茶。
严少煊猜出她有话要说,便也未拒绝。晏小鱼和晏小鱼放心不下,也跟着一块儿去了,不过没进包间,和应东起在大堂里等着。
严少煊带着阿九进了包间,虞夫人态度殷勤,先是唤来小二加了茶水果点,又热络地与他寒暄。
才说了两句话,便听鼓乐声响起,严少煊寻着声音望去,看见外头的戏台上有伶人登场。
原来这茶楼请了伶人过唱戏,严少煊他们坐的恰巧是正对戏台的包间。
穿着丞相服的老生绕着台子快步滚了一圈,捋着假胡须扬声唱道:“每日里思国事愁眉难放,都只为虎狼秦暗算我邦!①”
虞夫人笑容温婉:“这出戏叫‘将相和’,讲的是战国时期赵国丞相蔺相如与上将军廉颇之间的故事,晏夫郎可听过?”
严少煊摇了摇头,心里却隐隐有些猜测。
这几日衙役装病被罢职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严少成与虞县丞几人斗得天昏地暗。虞夫人在这关头请他听‘将相和’,莫不是代虞县丞过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