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家有凶悍小夫郎by冰糖葫芦好甜txt > 140150(第9页)

140150(第9页)

岭北的局面日新月异,正经做买卖的商户们喜闻乐见。

县衙要修路的消息传出去的第二日,便有商户前来打听,并试图捐银。

为首的是个叫柯廉的年轻人,被衙役带到工房主事宗辅那儿,捐了一百两银子,说是友人劝说他过的。

后头又有几人捐银,不过都是趁夜里偷偷将银子放在门口便滚了,未曾表露身份,捐的数额也不大,没有越过柯廉的。

统共加起来也没多少银子。

严少成心里清楚,这都是一些小商户在出力,怕得罪乌典吏他们,只能悄悄行事,不敢声张,也不图回报。

乌典吏和沈主簿一直留意着这事儿,得知几日下来宗辅那也才入账两百余两,顿时乐了。

两百两能做什么?给县衙的差役们发一月俸禄都不够。

严少成还敢放话说要修从扶桐岭直接进岭北的道路,实在是可笑!

*

乌、沈二人料想严少成还有后招,严少成也未让他们久等。

冬至这日,严少成在县衙设宴,邀本地乡绅过赏雪作诗。

酒足饭饱之际,不知谁起头问起了岭北修路之事,严少成一一解答,末了,又问众人的意见。

县学的一群书生各抒己见,言语之间,对严少成此举十分推崇。

“辽阳府治下五所县城,其中岭东、岭西与岭北各方条件相差无几,然岭东、岭西之富裕,岭北不及也,盖因舟车不至,商旅罕通……”

“眼下岭北道路破旧,我等出行不便,每回赴辽阳府赶考都是大费周章、备尝辛苦,有那身子骨孱弱些的,还没到辽阳府便病倒了!县尊修桥补路,平治官道,我等便是第一批受益的……”

“岭北翻修道路,百姓亦能受益……”

众书生慷慨激昂地称赞严少成修路的举动,又有人建议,此次的诗会便以岭北修路之事为主题。

严少成欣然应允,还说要选三首最为出众的诗文,刻在新修道路两边的石碑上。

自己的诗文出现沿路的石碑上,岂不是过路之人皆能看到,说一句流芳百世也不为过,这是何等的荣耀?

书生们愈发激动了,各个挥毫泼墨,劲头十足。

席上的商户们听了些风声,也牵挂着此事,看清严少成的态度后,便将自己关心的细节末节的问题都小心求证了一番。

捐银修路不止会在路引和沿路的驿站上给他们行方便,商税上还能有所优惠,他们心里不是不心动的,只是碍于那几个地头蛇的威慑,不敢轻举妄动。

严少成知道他们的顾虑,借着点评诗文的机会,不着痕迹地化解。

“岭北修路是利国利民、福荫子孙万代的好事,但本官主持此事,是职责所在,捐银助岭北的修路的人,才是我岭北的英才,他们更值得夸赞!沿路的功德碑上,会有他们的名字,们的诗文里,也当记录下他们的义举。除此之外,若往后遇到不平之事,官府必为他们主持公道……”

一番话说得在场的商户们热血沸腾。

这场筵席落下帷幕,县衙库房进账一千多两。

后头两日,严少成又办了两场宴会,赴宴之人也换了两批。

岭北家底最丰厚的那批的商户几乎都接到了邀请,就连徐家也有个不受重视的二老爷收到了帖子,唯有乌家和沈家不在受邀之列。

徐家二老爷受沈主簿和乌典吏指使,伙同几个交好的商户,以劳民伤财的名义在筵席上给修路之事泼冷水,马上便被那群满腔热血的书生驳斥去了。

“县尊雇佣百姓修路,是给工钱的,不仅不会劳民伤财,还能让做工的百姓挣一笔银钱……”

*

徐家二老爷公然捣乱,原以为会被严少成记恨,没想到宴席散去后,他被单独留下,严少成身边那亲随,还与他说了些好话。

话语间不难听出拉拢的意思。

徐二老爷心里飘飘然,去后便去徐家老太爷那卖弄。

“大哥说那姓严的油盐不进,不给们徐家腚面,我瞧他对我倒是客气,莫非是大哥不合他的胃口,抑或是没摸清他的脾性,得罪了人?”

徐家老太爷听完觉得有些蹊跷,又将徐老爷唤来商量此事。

徐二老爷将江小五拉拢他的话说了一遍,又道:“既然他有心同示好,我看咱们尽可以接下,这回咱们捐点银子表示表示,说不定钱庄火耗之事还有回旋的余地。”

徐老爷不赞同:“政令已出,他严少成绝不可能为们徐家坏了自己的声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