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四合院从北平围城开始TXT > 第44章 进城(第1页)

第44章 进城(第1页)

俗话说“正月初一满街走”。

北平风俗,这一天人们走亲访友、互道吉祥。守著老礼儿,初一到初五,妇女不许出门。只有当家的男人们,穿著崭新的长袍,带著孩子走街串巷、磕头拜年。

这一年的正月初一却大不相同。

吃过两个傻柱从半斤生肉里硬生生抠出来的“白菜大肉馅”饺子,何金银照常出车,毕竟还在给约翰记者“拉包月”。没等走到长安街,他就察觉出一丝不对劲。

经歷过昨夜“营啸”,原以为大街上即便不是冷冷清清,也不该热热闹闹。结果恰恰相反,陆陆续续有民眾从家里探出头来,互相打听、传播口信,小道消息满天飞——全是好消息。

何金银故意放慢脚步,多绕过几条胡同,將这些消息听了个大概。

“听说了么您?昨儿晚上城內兵痞子们闹疯,就是因为原定在今天——大年初一进城!”

“嘶。。。那怎么还没见著动静儿?”

“嗐,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要不怎么说人家是仁义之师呢,不想打扰咱北平人过年唄!散兵们都被集合起来,听说要开出城去、接受整编、交接城防!”

“哟!那可是二十多万人吶,排著队一个一个走出去,得好些天!”

“谁说不是啊,都盼著呢!城內的快点儿走,城外的快点儿进!”

这一天,何金银拉著兴致不高的约翰记者走遍北平“採风”。

越是临近下午,街上的喜气越是浓烈。正月初一逛厂甸,最畅销的竟然不是往年的“老三样”——鸡毛掸子、小鞭、窗欞纸。取而代之的是四九年春节独有的“新三样”——

年糕、红绸带、芝麻秸儿。

虽然围城让北平百姓物质上紧巴巴的,可家家户户这时都愿意掏出最后一点家底,置办新年货、討个好彩头。

年糕寓意“年高”,芝麻秸儿也是同样寓意——芝麻开节节高。家家户户都在期盼著,从今往后,一年更比一年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唯独红绸带,是人们为即將到来的“进城”提前做准备。估衣摊前、布庄子里,伙计们手把手的给人们教著,如何在腰上盘系红绸带、如何扭秧歌。

“金,他们是在庆祝传统节日吗?”

何金银摇摇头:“不,他们是在庆祝重获新生。”

没有採到心仪的镜头,约翰记者早早回了东交民巷,何金银终於得空回了趟车行。

同和车行今日虽然正常营业,但二爷却病了——真病。

脸颊已经消肿,额头却不住往外冒汗。他整个人缩在床上,盖著两层铺盖,仍旧不住的打摆子。

十冬腊月,炉火烧的正旺,专门留有一名车夫照看二爷。

何金银尝试著叫了两声,得到的答覆都是迷迷糊糊的囈语,听不真切。

“怎么就病了?前些天重新开张的时候,不还是精精神神儿的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