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牺牲
日记日记,於生前在“记”,於身后在“析”。
“三月十八日,启程前几天,虽有机会探望一年未见的父亲,但自觉时间紧迫,不想影响彼此工作,只匆匆给父亲打了个电话告知具体出发日期。父亲对新中国的变化深表拥护,理解並支持儿子的这一决定。。。结束通话前,恳请父亲保重身体,等我凯旋。”
“四月五日,慰问团已经全员换上军服,不佩戴任何標誌符號,个人物品全部留在瀋阳,今日就能抵达安东。”
“四月十二日,泰川郡云石里附近,昨夜路遇敌机两次,並扫射威嚇,幸未中弹。”
“四月十四日,抵达三登石门里。没有什么事,就是老防空。。。回团集合上车,走在半途有照明弹,很多敌机来了,在吾们车上来回飞,大家都下车臥倒。起来我找不到大队,找了四个小时,走了十几里地,实在累了,在一无名山休息。”
“四月十六日,在一处山沟慰问某部三营,突然敌机掠过,扔下几颗照明弹,部队赶紧叫演员们钻进防空洞隱蔽起来,战士们却在外面,没一个人进来,一问方知这是敌机试探,暂时不会真袭击,战士们早就不怕了,战士们不怕,我们也不怕,继续演!”
“四月十九日,前线篤庄洞山沟树林,慰问六十五军某团。表演群口快板《打响头一炮》,当演员们喊出“我们要打响头一炮”时,林外传来一声巨响,前沿阵地隨即开始向敌人阵地炮轰,全体战士们高喊“头一炮打响嘍”,场面感人至深。”
“四月二十一日,田野里招待所一间屋子,慰问后勤干部。这个地方非常多的敌机在头上老飞。”
“四月二十二日,田野里某处,慰问后勤全体同志。这里的演出也即將告一段落。。:
又有敌机来了,他们都上防空洞了,我在屋內念词。”
“四月二十三日,上午与当地老乡照了几个相。”
日记记录到这一天夏然而止,有一种突元的割裂感,似乎日记主人只是先隨手记了几笔,打算等晚些时候再认真写完这一天的记录,但谁也不知道,意外与明天,哪一个会先来。:
二十三日下午一点,慰问团临时驻地遭遇敌机突然袭击,日记主人来不及隱蔽,不幸中弹,当场牺牲,留给后世的,只有这寥寥千字的日记本。。: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当远在玉泉站的何金银接到消息时,已是三天之后。
当初负责接应他的玉泉站同志一声嘆息,见面前的年轻人比自己预想中更为坚强、反应甚至称得上平淡,不由得暗赞一声,不愧是与大当量炸弹天天“打交道”的突击队员,
许是早已见惯生死。。:
一时间不禁放下心来,將原本打算晚些再“透露”的消息全盘托出,
“何金银同志,志司考虑到新一轮的战事即將打响,慰问团在前线的演出任务被紧急叫停,四散的慰问小队也被紧急召回。你的情况比较特殊。。。请你做好隨时归队、隨团返回的心理准备,突击队的工作如果还有未落实的。。”
何金银双唇紧抿,好像没有听到对方后面的话、思绪依然停留在小蘑菇为国捐躯这件事情上。::
“他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