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昨儿个可是听人说了,唐元元驮了半瓷盆的凉粉出去,再回来的时候都空了。
这大院里,家家户户都挨着,哪家有什么事情,不一会的功夫,这一片都知道了。
唐元元知道,自己卖东西的事恐怕瞒不住,但能瞒一天是一天。
唐有山还没生病的时候,一直帮三房带唐大宝,三叔也喜欢朝唐爱国借钱,家里但凡做了肉,三婶必然带着唐大宝上门。
自打爷爷生病了,这一家子就没再沾过他们家的门,唐元元不喜欢三房任何一个人。
“给我大舅家送东西。”
唐三婶精明的眼里写满了不信,谁不知道,张兰草的两个兄弟精明又自私,借50块钱都费劲,已经相当于是撕破脸了。
唐元元好笑的道:“对了,三婶,我爷刚才念叨你和三叔呢,还想大宝了,说好久没见了。”
唐大宝是三房的宝贝疙瘩,唐有山现在瘦的冒着死气,唐三婶看见他都心里发怵,是一步都不敢沾大房,更何况自己的宝贝儿子。
唐三婶心里那个气,心说张兰草是三个棍子都打不出来一个屁的主,唐爱国更是跟谁都没红过脸,怎么生的闺女这么精明厉害。
“那个,大宝最近发烧了,身体不好,等他身体好了再见吧。”
“我才想起来,炉门忘记堵了。”
唐元元好笑的看着唐三婶的背影,重新蹬上脚撘子,往批发市场去。
徐小凤看见唐元元又提了半桶绿豆汤,眼里都是赞赏。
是个聪明的孩子。
自己那儿子,都十七了,连个碗都不会刷,看见人,更是连张口打个招呼都张不开嘴。
再看看唐元元,一边在厂里上班,一边还能再卖吃的多挣学费。
更难得的是,这孩子有心,她不是把卖不完的东西拿来送人情,而是头一份想着她。
这份为人处世的敦厚,她很喜欢。同样是孩子,差距怎么这么大。
唐元元给她舀了一碗绿豆汤,又把昨天买的手绢放在桌上就跑了。
徐小凤心里熨帖。
唐元元昨天给的料足,拌的口味也好,夏天热,市场里就更闷热,很多做生意的中午都吃不下饭,这会子正是有点饿的时候,价钱一样,还省了自己跑腿,唐元元的凉粉销售一空不说,连绿豆汤都很快卖光了!
唐元元这一天挣了十二块钱回来。
她一开始还觉得,自己赚翻了,却听见,一个乡镇上的文具店,一次来这里批了七百块的文具。
而原来批发价和零售价差了一半的利润,开一个小卖部很挣钱啊。
又竖着耳朵听,这一关注不得了,毛巾这类生活用品的,零食什么的,都是上千块的生意。
唐元元一点也没有,人家挣钱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的想法,满眼都是对对钱的渴望。
这么一对比,她就觉得,自己这几块钱,就像是蚂蚁和大象。
做生意,好赚钱啊!
她瞬间就坚定了辞职的决心,没道理看见赚钱的方向,还去守着那点工资的。
她要攒钱,开个小卖部,卖文具零食什么的,她妈就可以看店,不用去扫大街,她去读书。
完美。
昨天买的原材料还能撑一天,唐元元就没往粮油批发店去,不过看见路边的农妇挑了两担毛尖李子,她停了车。
问了价钱,对方要一毛钱三斤,城里的李子是一毛钱两斤,这个价格的确很便宜。
李子这种水果不好卖,酸能倒牙,一般一斤都要吃上好几天。
不过唐元元有办法。
小孩子都喜欢吃罐头,罐头很贵,张兰草节俭,但又舍不得亏孩子的嘴,她做了两次,就琢磨出了罐头的做法,就是蜜糖水把水果主熟了放凉就行,用桃子李子也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