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元不常住宿舍,有时候遇上暴雨天之类的才住在宿舍,这边只有一个简单的铺盖,现在天热,倒也够用了。
宿舍一间放了八张上下床,是那种铁架子的,一共16个人住,只有一扇小窗户,住宿条件连家里都不如,不过很多工友还是会住这里。
主要是,大院里很多人家都三四个孩子,多的五六个的都有,他们这个年龄段的,正好是没赶上计划生育尾巴的,一共二三十平的房间,一家子十来口,有的女孩子就在客厅搭一张床就是睡觉的地方,就很不方便。
厂里虽然挤,但好在这屋子里住的都是女生。
距离上工时间还有半小时,唐元元找工友借了一本已经翻烂了的《知音》,歪靠在张兰草身上。
张兰草:“妈身上都是汗味,再给你熏着了。”
唐元元鼻子深深吸了吸:“你身上不臭,很香,爸身上才臭。”
受王主任的启发,唐元元找了一遍讲家庭伦理的故事读,张兰草听的津津有味的。
“书上还讲坐月子的事呢?”
张兰草不识字,对书本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总觉得里面讲的都是高深的大道理,不是她这个扫大街的能参透的。
一年级的时候,女儿就会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午饭时候,这一片的光景就出来了。
后来女儿说,那叫古诗,听着就好听。
可这本书上,竟然写婆婆不帮坐月子的儿媳照顾月子,弄的一家妻离子散。
她婆婆当年也没帮过她,就唐爱国当天从食堂给她买了饭,第三天,她就自己下地做饭了。
原来,坐月子这件事,还可以计较的。
唐元元笑:“当然啊,书本的目的就是让人明理的,这道理嘛,也是来源于生活,坐月子是生活,吃饭穿衣也是生活最基础的部分,做丈夫做婆婆的,应该对媳妇好,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妈你看,王主任识字,有本事,王主任的丈夫也是知识分子,会和王主任分担做家务,这就是读书的结果。”
张兰草:“元元,那你使劲读书,以后也找个知识分子,不能像你爸这样的。”
唐元元:“……”
“妈,我教你认字吧?”
还是受王主任的启发,女人,识字能让人有底气。
张兰草:“我都多大年纪了,再说了,妈妈笨的很。”
唐元元:“笨也可以识字的,识字很简单的,你看,这个就是元,一元钱的元,唐元元的元,一点也不难记,就这么说定了,我们一天识一个字,这样,一年你就能认识365个字了,学会了你到时候做生意更方便,可以选择开小吃店,也可以选择开小卖部,哪个挣钱咱们做哪个。”
张兰草对最后一句话心动了。
做生意要想做出名头,还得识字,挣了钱,女儿才不会随意辍学。
“成!”
半个小时的时光一晃而过,唐元元去厂里上班。
另一边,唐爱国上了一天的班,回来气都没喘一口,就和女儿吵了一架,叫隔壁李大鹏看了好大一通笑话。
李大鹏:“爱国,这嫂子都离家出走了,你也不去找找?”
唐爱国:“她还用找?我借她三胆子,她也不敢真走,一会她自己就回来做饭了。”
李大鹏:“要不还得是老哥你呢,就说钱辉,这辈子被他老婆管的死死的,女人都管不住,一辈子没出息。”
唐爱国被捧的心里头舒坦,面色也好看起来,只是这个时候,唐有山睡醒了,又在次间叫唤起来。
一个病重的人事情是很繁琐的,唐有山一天要睡十几觉,说着话的功夫睡过去,说着话的功夫又能醒,睡醒了不是要水就是要饭。
李大鹏张张嘴,哀叹一声,唐爱国之前去首都给老爷子看病的时候借了他20块钱,这都好久了,本来还想要钱呢。
过年的时候他家要债的人多,隔三差五的都有人要债的,李大鹏出于面子情当时只借了20块钱,这钱借的少,反倒不好要了。
唐有山是饿了,又要吃饭。
其实也该给他煮中药了。
唐爱国:“你等等,小安他妈一会就回来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