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已有罪过在身,不容任何疏漏,一旦再度出错,忠义伯府将会荡然无存。
为了家族,为了德妃的份位,德妃当日拉拢不成,便只能除掉她。
她不想留下祸端。
姜云冉没有去看景华琰,她只定定看向徐德妃:“德妃娘娘,话是不能乱说的,妾没有做过的事,是完全不认的。”
徐德妃却笑了:“我是感谢你,你怎么还生气了?”
她慢条斯理道:“那日是你同我说,要想让忠义伯府屹立不倒,必须要有新的领袖,重新掌领忠义军,在边关立功才好。”
“你不说,我如何能得知呢?”
当日在乾元殿谈及忠义军事,只有景华琰、郑定国和她,而给出的对策,是当时姜云冉临阵想到的。
她不可能同徐德妃通风报信,郑定国也不可能,那就只有一个可能。
通过景华琰的前朝动作,徐氏猜出了后续的动向,为了弥补过错,保住徐氏,他们顺应景华琰的安排,举族上下齐心协力,为的就是度过难关。
而此时,一切事成,徐如晦接连大捷,守住了忠义伯府的颜面,徐德妃才亲至乾元宫,对景华琰再度献上徐氏的忠诚。
她给出的把柄,就是背叛了皇帝的姜云冉。
真是好计谋。
不愧是熟读兵法长大的将门虎女,不愧是多年风波不断却屹立不倒的忠义伯府,如今他们果断舍弃了赵氏,把所有错误一力承担,一边自请革职除爵,一边力挽狂澜,英勇奋战,到底没有让忠义伯府落入危难境地。
而现在,徐德妃踩着姜云冉,想要重新站在景华琰的身边。
依旧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宠妃娘娘。
姜云冉不能让她如愿,也不会让她如愿。
“德妃娘娘,口说无凭,您这是故意栽赃陷害,”姜云冉撑着扶手站起身,虽然面色苍白,但神情是异常的坚定,“妾早就在陛下面前发过誓,若妾胆敢背叛陛下,必将遭受……”
姜云冉的话还未曾说完,景华琰便淡淡开口:“够了。”
声音戛然而止。
姜云冉此刻才慢慢转过头,苍白着面容看向景华琰。
景华琰并未动怒,他甚至依旧还是那一副面无表情的冷漠模样。
只放下茶盏的时候,发出了嘭的声响。
“姜采女,多余话且不要再提,你只用证明自己便是了。”
听到景华琰还让姜云冉解释,徐德妃脸上的得意也慢慢掉了下去。
姜云冉心中并未放松,她看向景华琰,一字一顿道:“陛下,未做过的事情,永远也无法证明清白,你不能要求受害之人证明自己的无辜。”
这话言辞犀利,却让景华琰的目光柔和下来。
因为姜云冉说的对极。
“今日德妃娘娘无凭无据,光靠三寸不烂之舌就要污蔑宫妃,若陛下真的信了,日后长信宫怕不是要攻讦成风?再无宁日?”
她一连攻击了两句,然后画风一转,语气倏然柔和下来。
“妾能行至今日,名声、份位、荣耀、荣华全赖陛下赏赐,与妾而言,陛下就是妾的天,妾的未来也全靠陛下恩赏。”
姜云冉情真意切。
“妾哪怕背叛天下人,哪怕做尽恶事,都只会为了陛下一人,为了陛下在乎的家国。”
“更何况,妾无论想要什么,只同陛下言语便是,陛下待妾一贯爱重,从不会让妾空手而归。”
“何苦去求不相干的旁人,又有什么好处呢?”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简直是最完美的辩解之法。
只看景华琰的表情,便知他听进了心里去。
可恶。
太可恶了。
姜云冉一个乡野村女,怎么会这般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