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啊,”徐德妃说,“不成就算了。”
说到这里,她抬眸看向姜云冉,目光忽然带了几分玩味。
“姜采女,你以为你会是最后的那个胜利者吗?”
徐德妃道:“曾经本宫也是宠冠后宫的那个人,得了恩宠,有了份位,可如今,不*也到了这般田地?”
“你依附陛下,期盼他的爱恋,仰望他的赏赐,这一切不过镜花水月,”徐德妃道,“你还不如依附于我,最起码,我不会为了其他女子舍弃了你。”
姜云冉面无表情,安静听她说话。
原来要报恩是假,煽动她是真。
姜云冉忽然觉得有意思极了。
前有皇贵太妃,现在有徐德妃,人人都觉得她是可用之人,也真是谢谢她们看得起自己了。
太可惜了,姜云冉只想为自己谋前程,不想替旁人当牛做马。
“可是德妃娘娘,”姜云冉忽然开口,打断了徐德妃的煽动,“娘娘能给我的,陛下也能给,而陛下能给我的,娘娘却不一定能给。”
她声音很轻,却坚定无畏。
“娘娘,我这个人出身低位,不过只是乡野民女,粗鄙不堪,”姜云冉说,“我只想荣华富贵,吃喝享乐,我没那么大的野心,也没那个福气。”
“如今的日子,在我看来已经很好,起码不用日夜刺绣,点灯熬油。”
“所以娘娘,恕我难以从命。”
姜云冉说完,也不去管徐德妃的反应,她直接便行礼准备离开。
她刚一转身,徐德妃却开了口。
“不是我的朋友,就只能是我的敌人。”
“不是我的朋友,就只能是我的敌人。”
第73章此等病症,可能会伤及小主的子嗣。【一更】
之后几日,宫中看似平静如水,实则波涛暗涌。
其一便是边关战事。
因战事吃紧,景华琰并未直接下旨临阵换将,反而把一直驻守西京大营的徐如晦调往乌城,顶替徐丰年成为副将。
另外下旨命忠义伯自省,边关诸事暂由徐如晦主持。
徐如晦是徐德妃的长兄,是忠义伯徐闯的嫡长子,自幼能文能武,是朝廷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
这是险棋,却是景华琰的远见卓识。
徐如晦是徐氏嫡系,忠义军自然领命听从,不敢违逆,而戍边军也因之前城破一事心有忧虑,竟是皆听从了徐如晦的指挥。
无论如何,现在的乌城竟是上下一心。
徐如晦一到乌城,立即开始调兵遣将,不过三日便出城主动出击,把鞑靼虎头营打了个措手不及。
战事顺遂,后宫前朝的气氛陡然一松,压抑了两月的徐德妃也因康复而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依旧还是过去那般高高在上。
相对的,周宜妃的锦绣宫、阮宝林的长春宫皆寂寥无声,宫人们悄无声息,根本不敢惹怒娘娘们。
毕竟,徐氏有徐如晦力挽狂澜,周家却无得用之人。而阮宝林,则是她自己作孽,怪不得旁人。
抛开这些不谈,皇帝陛下的脸上也偶有笑容,乾元殿也多了几分欢笑声。
最近几日,姜云冉挂红,一直未往乾元宫去。
重新在御前露脸的是姚贵妃、梅昭仪、苏宝林和孟才人,东西六宫一时间又重新恢复了热闹。
然而整个长信宫的喜气洋洋,却波及不到听雪宫。
姜云冉年少时受了些罪,以至于后来年长初来月事,总是腹痛头晕,赵庭芳离开清州之前,给她调养过些许时候,后来分开,姜云冉便不愿吃药。
怠惰之后,慢慢的月事疼痛卷土重来,这一次也不知为何,姜云冉的疼痛剧烈,几乎难以起身。
青黛看她面色苍白,嘴唇哆嗦,心里有些焦急。
“小主,可要请赵医正过宫看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