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其实是三个特效镜头的重叠,包括金箍棒砸向无能姑娘,扫过小白龙,以及最后捅向沙悟净这三个镜头联合起来构成整个场景。
在电影开拍以前,池影已经做了详细的拍摄计划,包括拍摄设备的准备。她在京城租借了大量的尼康35mm胶片相机。
好莱坞的《母体》这部科幻电影中,就第一次用到了这种特技技术,也就是所谓的“子弹时间”,画面效果非常震撼,被誉为这个时代电影科技的巅峰。
但是这个技术其实池影前世的有关纪录片了解过,她当时就琢磨了很长时间,把大概的原理搞清楚了。
这次在离开京城来东阳前,就已经跟陆伟反复讨论过,不仅给他说了该怎么拍,甚至还画了具体的拍摄布局图,陆伟都惊呆了。
“这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还是沃氏兄弟告诉你的?当时在米国,咱们也没和他们接触过呀!”
“诶呀,你就别多问了,我肯定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呀!”池影跟他打马虎眼。
“这在好莱坞都是不传秘技,你从哪个渠道得到这么详细的内幕的?”陆伟还是不肯罢休,追问道。
“什么不传秘技,要不了两年,满大街都是……”
陆伟也没再做声了,池影是拿他当亲兄弟才能这样毫无保留地教他,他也不能这样不识好歹。
配合好池影,把戏拍好才是最重要。
也是在这一刻,陆伟觉得,自己还是应该跟在池影后面拍几部电影,再另作他想比较合适,通过这几年的合作,陆伟觉得自己真的是成长极大。
池影为了完成这些特技镜头,还专门去找了丁建辉,让他帮忙联系青大计算机的专业人员,希望后续能通过计算机来进行一些相应的图像处理。
丁建辉自己的主业不是这方面,但是他在听了池影的一些设想以后真是大开眼界了,又觉得特别有趣。
这个特技镜头的核心概念就是“时间冻结”与“环绕视角”,运用了多种物理和数字技术的精妙融合,才达到最后不可思议的画面效果。
像池影目前能找到的高速摄影机只能提供慢动作拍摄,无法实现环绕视角拍摄,而靠运动控制摄像机轨道移动,不管是人工还是机械完成,速度都不够快,无法在“冻结”的瞬间完成环绕拍摄。
比如无能姑娘躲避沙悟净的攻击时,中间有一瞬间时间,无能姑娘看起来是完全静止的,但是又有水滴在运动……
而在后面的另一个特效镜头中,孙行者和另外三个人对决中又是三个特效镜头叠加,难度系数更是指数级加大。
无论是哪个演员处在镜头中心时,都是要处于一种完全静止状态,然后在一个时间点中完成对演员的环形视角拍摄。
要达到这种拍摄效果,必须将150多台静态35毫米胶片相机,组成一个巨大的环形阵列,所需要的场地就必须非常大。
所以池影才看中了东阳这边新建的专业摄影棚,不仅仅是因为它更专业,更先进,最核心的还是足够大,可以完成这样的排列,做到这样的布局。
在摄影棚中,如此多数量的胶片相机被精确地排在一个复杂的弧形支架系统里,而这个弧度跟池影最终的拍摄镜头想要达到的运动轨迹是一致的。
然后这些相机又被固定在绿幕背景前,方便后期的抠图。
像第一个镜头中,无能姑娘要被威亚吊起来,做出一种标准的后仰姿势,并且保持绝对静止,而且是长时间的绝对静止。这对演员是个巨大的考验,本来吊威亚就是处于一种悬空状态,平衡是非常不好掌握的,还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就算人能保持静止,威亚吊绳也不能保持绝对静止,这就要不断试验,反复调整。
同时,剧组还要制造无能姑娘衣袍飘动、水滴飞溅等效果。这些道具元素也需要在相机按下快门的瞬间,处于完美的悬停状态。
当相机完成曝光后,再把这160多张静态的照片通过高精度的扫描仪器,录入计算机中,再利用绿幕的背景技术,抠除其他不能出现在镜头中的元素,比如说周围相机的支架,又或者是演员身上的威亚吊绳等,这都需要一帧一帧的擦除的。
等把这些操作完成之后,还需要把相应照片之间的中间帧用软件补完,这样就可以完成一个连贯的镜头。
在池影把这些自己想要完成的工作,以及最后要达到的效果跟丁建辉的那些同学说过了以后,那些清大的计算机高手们觉得完全可行。
但是还是那句话,这种东西就要配合精密,而且要不断试验,因为谁都不知道保存在曝光的那一刻会是什么画面图像留在照片上。
如果演员稍微动一下,或者是哪部机子出现故障没有曝光,那么就会出现镜头画面断裂不连贯。
这些镜头完成以后,还要在后期配合流沙河以及花果山的外景镜头,来完成相应的绿幕抠图,再利用重叠洗印技术,达到最后呈现给观众的效果。
其实如果再过十几年,这些特效镜头都可以用计算机直接完成,但是目前还是胶片的时代,没有办法一步到位。
不仅异常麻烦,更是烧钱烧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