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我靠拍电影整顿娱乐圈九零番外 > 第90章(第2页)

第90章(第2页)

池影这时候没有在国内。

因为按照之前的约定,这一次《西行》要进行全球同步上映,所以她之前就跟郑志宏一块儿,带着卫小敏飞到米国去了。

好莱坞这边也是7月5日,周四晚上8点举行的首映式。但由于时差的原因,就跟国内差了12个小时,最起码做到名义上的“全球同时首映”,这也是反复协调以后才做到的“同步”了。之后其它影片要进行全球同步上映的时候,也是参照这种做法进行的。

哥伦比亚那边很干脆,对于《西行》这部电影的宣传,直接就把池影作为大规模宣传的突破口。因为池影在北美这边,已经通过《白蛇传》的两座金球奖和一座奥斯卡金像奖声名鹊起。

就算是普通的北美观众,也知道这位在全球享有盛誉的青年华国女导演,而且这一次池影刚刚又拿到的戛纳电影界“双金”,所以宣传上非常有噱头,也非常有说服力——新任“戛纳女王”倾情巨制。

说起来,米国虽然是全球的头号超级大国,好莱坞的金球奖和奥斯卡在全球的影响力也是最大的。

但是米利坚毕竟才成立二百来年,所以在普通米国人灵魂深处,还是有点暗搓搓地羡慕欧洲那些老牌贵族国家的文化底蕴。

比如像法国这种传统的欧陆势力,又是电影的起源地,所以戛纳电影节在米国还是很有市场的。能在法国戛纳拿到两座大奖,其中还有一座是最高奖项“金棕榈”,对于普通的北美观众来说,听上去相当有逼格。

其实这种风气在国内也都有一点,比如像很多大城市的所谓“小资”青年们,为了显示自己有品位,动不动就是“我从来不看好莱坞大片,太庸俗了!我喜欢看的是法国的艺术片……”

注意这里“法国”的“法”字念第四声,模仿的是港台口音,叫“珐”国,这样显得特别与众不同。

不过米国人这种暗搓搓的想法,是不能摆上了台面的,但是可以很好地利用。

哥伦比亚这边也比较靠谱,请了不少大明星参加当日的首映式,红毯规格非常高。

出席人员中间有很多知名导演,则是冲着池影的面子过来的。比如像乔大佬,昆丁,他们之前都已经在戛纳看过《西行》了,这次过来纯是捧场;还有斯蒂文伯格这些重量级的导演,那天晚上也悉数到场了……

只不过池影没想到,卡车司机居然也过来了。池影本来是跟哥伦比亚的高层一起去对方工作室送邀请函,卡梅隆当时据说不在,只是助理接待了他们。所以现在看到卡车司机带着自己老婆过来了,池影都惊呆了,这真是给面儿。

这一拨人主要都自认为是技术出身,所以对池影的风格还是比较青睐的。

像伯格导演,甚至把自己的爱徒爆炸贝都带过来了。

在这个圈子里,大家都默认爆炸贝是伯格导演的接班人,爆炸贝本人在好莱坞也是风生水起。

但是好莱坞现在很多片商,却普遍认为池影的片子更有投资价值。因为池影不仅技术玩的溜儿,故事讲的也不错,比只会炸炸炸的贝先生强多了,更何况池影背后还有一个急速发展的庞大的东方电影市场。

所以池影在好莱坞的咖位,实际上比爆炸贝还高。

当晚的首映礼非常圆满。

所有观看过电影的大佬们都知道,池影已经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对手了。

这位年轻姑娘在技术娴熟的同时,故事讲得也非常圆满。

“讲故事”是技术类出身的导演普遍弱项、就像卡车司机,他的拍摄技术无人能比,但是故事经常冷不丁就讲得稀碎。时影的优胜之处,在于她能把这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讲出一个让人深思并且触及灵魂的故事。

当晚,到场的哥伦比亚高层看完片子以后,心里也有底了,对《西行》票房预期接连提高了两个档次。

7月6日,《西行》在华国国内大规模上映,

各地电影公司老总们都是严阵以待,各种安保措施做的比《白蛇传》上映的时候还到位。

当时将拷贝送到各个电影院的时候,全部都是武装押运的。

不过头天晚上,忙到半夜以后,第二天早上他们只是正常时间开门。

原以为今天是周五,工作日,至少要到下午或者晚上才会人多起来。但是没想到,8点刚开门,外面就已经人山人海在开始排队了。

电影院经理和工作人员们都惊呆了,他们都没想到会有人这么早就来排队看电影,再一看居然都是高中生!

眼下高一高二的学生因为要给高考的考生们腾地方做考场,都已经考完试放假了,所以他们反而成了最闲的那帮人。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也能偷偷上网混论坛,知道《西行》今天首映,于是相互联络,到最后几乎都是整班整班的过来看电影。

瞬间电影院都开始热起来,像工作人员事先准备的那些宣传品,折页、扇子、海报等周边全部一扫而空,到了中午的时候,人还是满满当当的。

好多还在上班的年轻人,趁着午休过来买晚上的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