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痛心疾首道,“说不好听的,你不就是给皇上和太子爷看大门的吗?你不就是摊上个战死的好爹,才有世袭罔替的超品侯爵吗?”
“你拿什么瞧不起黄先生他们?”
“人家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及第,探花郎!记天下那么多读书人,从秦始皇开始到现在,才几个探花?”
闻言,宴会之上,众人不免皆是点头,面露笑意。
“你是靠你爹,人家是靠圣人文章。”
李景隆继续道,“你是靠那点蛮力,人家靠的是治理国家!你这辈子撑死了到最后,也就是个带兵的。人家黄先生他们,将来可是要帮着太子爷治理亿万黎民百姓,创我大明盛世的!”
“你拿什么跟人家比?”
“你曹泰死了,谁都能来看大门!”
“黄先生要是。。。。”
说着,李景隆忙改口,“先生,可不是咒您!”
“在下明白,比喻比喻。。。”黄子澄笑道。
“黄先生要是没了,国家就损失了一名大臣!”
李景隆正色道,“用皇上曾说过的话来讲,国家得一军伍易,取一士难!有黄先生。。。”
说着,他看向其他文官们,“还有诸位大人们在,大明江山才能太太平平国泰民安,河清海晏安居乐业!他这大门才能看的稳当!”
“我还跟他说,不信让他翻翻历史书!”
“历史上凡是亲近贤臣的王朝,都是欣欣向荣!”
“看看那些武人猖狂的朝代,哪个不是战乱不断?”
“你曹泰自问武力无双,你能砍几个人?”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
“嗯。。。曹国公言之有理!”有人开口附和道。
“曹国公此言,深明大义!”有人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