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秦如意一进门除了瞧见那满面的锦旗外,还瞧见了好几个胡人及衣着褴褛正等待问诊的老者。
而其中医馆中有着位面相和善但却瘦骨嶙峋的老者正坐镇屋中,为面前的病患仔细把着脉。
而刚入医馆的门口一侧柜台前站着一个中年的女子,正翻阅着账本,见有人进来,便立马扬起一个柔和的笑容,温声开口道:“不知二位姑娘是来抓药还是看病?”
女子出落得十分温婉,乌发用发带编成辫子垂在一侧,语气温声细语,长相也给秦如意一种十分亲和的感觉,她瞧见女子时被惊艳到愣了片刻,随后开口应道:“请大夫随诊。”
听见秦如意的话,女子连忙将手中的账本放到一旁,随后从柜台中取出另一个册子,按照惯例问道:“姑娘是要给何人瞧病,可否知晓其有何病症?”
“朋友的母亲……”说完此句,秦如意侧头看向一旁一直垂着头的山奈,继续道,“打七日前起出现了高热和呕吐,身上还起有一些疹子。”
听闻秦如意说病症之时,女子的手顿了片刻,随即抬眸重复道:“高热和呕吐还有疹子?”
秦如意点了点头,并无隐瞒之意:“先前请家附近的大夫瞧过,但却说是天花,可如今又觉得病症有些不像,便想着来大一些的医馆请大夫再瞧瞧,不知可否可以?”
女子闻言眉头微微蹙起,嘶得一声吸了口气,似乎有些犹豫,她看着秦如意的衣着和一旁候着的山奈,见其衣着华丽,思索片刻后抬手扯了扯垂落在柜台前连接着二楼的麻绳。
随着女子的动作,一道若隐若现的铃声不知从何响起,过了片刻,医馆的木梯上一道身影缓缓出现。
女子瞧见她,立马开口唤道:“苏婆婆,您来瞧瞧这这位姑娘!”
秦如意见女子的目光放到木梯处,她也好奇转身朝木梯的方向看去。可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木梯上,一位婆婆衣着蓝白交领长裙,黑白交杂的长发用木簪简单挽起,此时正佝偻着身子扶着一旁的扶手慢慢走下,只是秦如意注意到她的左眼竟然没有眼黑,眼球中满是白色。
最让秦如意震惊的是,这位正在下楼梯的婆婆,竟然与她在现代时的邻居奶奶长得一模一样。
而方才女子忽然喊那婆婆叫……苏婆婆?!
一时间,秦如意竟有些恍惚。
因为她的邻居奶奶也姓苏,单名一个禾字。
而方才还在柜台前坐着的女子见她马上就从楼梯上走下,连忙起身提起裙摆便跑到了苏婆婆跟前。
周围来瞧病的人一瞧见苏婆婆,眼神中瞬间毫不掩饰的浮现出敬意。
这间医馆名唤友间,在京中已存在了半百多年,而苏婆婆则是这友间医馆的馆主,亦是在医馆中待了最久的大夫,也被人称为“神医婆婆”,京中不少达官显贵都或多或少在病时经她之手过。
只是现如今苏婆婆的年龄大了,走起路来步子也不稳,早些年间还因为一场医闹事件弄瞎了一只眼睛,于是便退隐到幕后,将这间医馆交由到手下人管理,只有在遇到一些需要出外随诊时才有可能出现。
少女搀扶苏婆婆时将秦如意的情况给简单概述给她听。
故等苏婆婆来到秦如意跟前时仔细瞧了她一眼。
不知为何,眼前这丫头竟给自己一种莫名熟悉的感,这种感觉似曾相识,就好像她与这丫头在从前就认识一般。
苏婆婆眯了眯眼,试图将秦如意的脸看清,可因为年迈,她剩下的那只眼睛看东西早已模糊,尽管已经快贴到秦如意脸上也还只能看个大概。
无奈,苏婆婆只能开口道:“小丫头,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府上的?”
秦如意被她这么近距离看着有些不自然,习惯性便准备往后退,但理智还是将压下了下意识的想法,尽管有些不自在,但秦如意还是睁着眼睛不解回望苏婆婆。
见她开口说话,秦如意花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最终还是如实到:“回婆婆的话,我姓秦名如意,是城东秦府的,才初到京城没几日。”
“秦如意……”苏婆婆低声复述着她的名字,在脑海中不断回忆着自己可曾见过或在何处听闻过秦如意此人,但都没有结果,片刻后,她才继续开口道,“便是你想要寻大夫出外诊,是吗?”
偏头看了眼一旁的山奈,秦如意毫不犹豫点头道:“是的,想必方才掌柜的已经同婆婆说过大致情况,不知婆婆意下如何,可否愿意差大夫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