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么长时间以来的经营,林冬阳的养蚕房彻底大变样,
原本空荡荡的房间,此刻已经变得拥挤不堪。
光是放置蚕宝的簸箕支架就多了好几个,並且一个支架可以上下装多层簸箕,
每一个大簸箕上林冬阳都养著三百只蚕宝,这是他尝试多此后得出来的最佳养殖密度。
走进养蚕架,视野里全是密密麻麻的条状虫子,灰白色的蚕宝爬在底层的绿色桑叶上格外显眼,
若是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上一眼,恐怕会当场晕厥。
而在簸箕支架旁边还竖著好几个簇具,上面每一格里都结著蚕茧,
有些还很新鲜,蚕丝光亮。有些则氧化得黯淡发黄,显然是有一段时间,里面的蚕蛾距离破茧而出的日子不远了。
至於已经破茧的成虫,林冬阳將其放在了另外一处暗室,
不然扑棱蛾子到处飞,影响对蚕宝的餵食,
而且还会带起大量蛾粉,没做好防护粘在身上会很不舒服。
好在成蛾寿命普遍不长,只有短短几天,雄蛾子交配完就死,雌蛾子等產完卵也差不多了。
导致专门安防蚕蛾的暗室时常会空出来,因为蚕蛾都死光了,只能空等新一批的破茧。
蚕宝到蚕蛾,又到蚕宝…它们在林冬阳搭建的温室內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完整的生命循环。
林冬阳一直白养著它们,並没有著急收割蚕茧抽丝。
毕竟目前还在特化培育初始阶段,需要一代一代的蚕宝接力,
出了一点成果也需要先扩大族群。
只能说將凡蛾培育出来还真是一个漫长的工程。
所以林冬阳才想著能不能藉助虫晶的力量加快一下进程。
令人欣喜的是,他在蚕屋內刚拿出虫晶,簸箕上蚕宝就隱隱有了感应,蚕群出现了轻微的躁动。
林冬阳尝试著將虫晶放到其中一个簸箕的中央,
很快,整个簸箕的蚕宝不约而同的都放下了正在啃食的桑叶,缓慢的朝虫晶的位置蠕动而去。
离的近的几条蚕宝很快就爬到了虫晶上,低著脑袋似乎是想將虫晶吞下。
在林冬阳期待的目光中,几条已经碰到虫晶的蚕宝突然不动了,一丝丝的蠕动反射都看不到,
有异变!
疑惑之下,林冬阳小心翼翼拿出了其中一条蚕宝,放在掌心上感到冰冰凉凉的,
再轻轻摸一摸,原来是已经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