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临沂公主一样,似乎能洞穿人心,但不一样的是,平阳公主的狠与恶是没有丝毫遮掩的,骨子里有着一股傲气。
所以萧怀玉的恐惧,是因为她知道原因所产生的恐惧,而与临沂公主独处之时的那种不自然,似乎是出自于未知的恐慌。
但她们都有一点相似之处,那就是聪慧,故而认知浅薄的萧怀玉觉得相处起来都十分的吃力。
咚咚咚!
一阵鼓声传进了山间,那是狩猎结束的信号。
平阳公主看着天色,夕阳已至山腰,她未曾察觉竟与身侧之人已相处了大半天,时间过得可真快。
能陪在我身侧如此之久的外男,萧校尉还是第一个。平阳公主又道。
萧怀玉没有说什么,只是牵着马问道:公主可要返回行宫?
不回去难道在这山中过夜?平阳公主反问。
萧怀玉遂牵着马离开了猎场,诸皇子与宗室也都相继回到行宫将猎物一一奉上,地上摆满了走兽与飞禽,各自获猎的数量都不相同,今日狩猎的头筹无疑又是彭城王。
宗室子弟不敢与皇子争抢,而诸王当中,彭城王李康文武双全,因而在此次狩猎中轻松摘得了头筹。
而仅次于李康的南阳王李隆却是满眼的不屑。
此次头筹与次者各追加赏赐,彭城王、南阳王,近前来。中侍中贾舟站在御台的栏杆内对外宣道。
对于次者追加,乃是因皇帝对李隆的宠爱,李隆听后得意的瞟了一眼李康,四郎,你如此卖力,可光有才能又怎比得上父子之情呢?
李康没有理会李隆,二人走到御台下跪伏,皇帝十分高兴,遂先问道李康,四郎,今日拔得头筹,要何赏赐?
陛下,臣想向陛下讨要萧校尉,做臣的王友,并请愿戍守边疆,以御齐国狼子野心。彭城王请求道。
三国时期,由魏始为诸王置友,九品中正秩第六品,后世沿袭,乃王府属官之一。
彭城王趁皇帝龙颜大悦时的请求,使得众人议论纷纷,萧怀玉立下奇功,为皇帝所器重,亦为诸王争抢做僚属。
皇帝的疑心虽然重,但因为彭城王在抵御齐国立下了功劳,加上自己承诺的赏赐,便不好当众驳回,四郎与这萧校尉?
萧校尉曾在战场上救过臣。李康向皇帝解释道,臣一直没有机会感激。
陛下,臣也想讨要。南阳王见李隆要人,于是便也争抢。
如此一来,皇帝心中便有些不悦了,你也要?
南阳王见父亲色变,于是改口说道:既然是四郎先开口,儿这个做兄长的,怎能与弟弟争抢,儿要的,是陈将军麾下另一人,郭校尉。
从竟陵王身侧回到陈文泰旁边的郭鸿麟也是一惊。
儿听闻郭校尉是军户出身,虽是武人,却饱读诗书,见识非凡。李隆又道。
三哥说的不错。竟陵王李宣忽然开口道,臣与郭校尉相处短短不过半日,为其学识渊博所折服。
李宣是诸王当众文采最为出众的,皇帝听后,便注意到了陈文泰身侧的郭鸿麟,于是问道:郭卿,意下如何?
郭鸿麟上前跪伏,一切听从圣意。
大将军,王友是个什么官?萧怀玉小声问道。
诸王之友,九品官制第六品。陈文泰回道。
第六品萧怀玉并不了解楚国的官制。
等同县令,另外关内侯爵也是第六品。陈文泰便与之解释,你所拜的别部校尉,列第九品,王友并非是谁都可兼任的,在军中的这些时日,彭城王对你,可是一直赞赏有加。
只不过陛下陈文泰看着沉下脸色的皇帝,深感担忧道,四大王还是过于着急了些。
皇帝应了南阳王之请,而对于彭城王却有所犹豫,但碍于颜面,他也只得应下,那就
陛下。在平阳公主的示意下,一名御史出列奏道,王之师友,乃需德、行、礼仪兼备,方能掌规劝、侍从,据臣所知,萧校尉乃农户出身,所知有限,恐不能胜任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