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东齐皇子要娶的可是六公主平阳啊。
于我们来说,是幸事。
又有何不可?
朝廷财政的赤字,加上联姻公主是平阳,于是让朝臣们的态度逐渐转为一致。
平阳公主的任性与跋扈,让他们畏惧,若果能够嫁到东齐,那么楚国的朝堂,就能安宁不少。
※※※※※※※※
长秋宫
面对朝臣们的商议结果,皇帝没有当即拍下决策,而是回到长秋宫与平阳公主的嫡母郑皇后商议。
什么,东齐要乐之作为停战的条件?郑皇后很是吃惊,她也有些难以理解,两国交战,仅靠儿女之亲就能化解吗?
这是东齐的条件,并用安州三城作为聘礼。楚皇道。
陛下答应了?郑皇后问道。
皇帝虽还未答应,但还是向皇后点了头,如果不答应,东齐就会继续派兵进犯,现在的楚国,已经支撑不起持续的战事了。
东齐明明打了胜仗,却为什么要用归还城池,联姻来谈和呢?平阳公主怒气冲冲的踏入长秋宫内,阿爷与满朝文武难道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六娘,不得放肆。郑皇后训道。
平阳公主虽然不开心,但还是朝父亲行了礼,陛下万年,皇后殿下千秋。
皇帝对于女儿的冲撞,颇为不高兴,东齐国力强劲,施压楚国,能有什么办法呢?难道要大楚的子民,都受战火之苦吗。
东齐国力强劲,却在大胜之时突然止戈,并用夺下的城池做聘礼,天下真有这样的好事吗?平阳公主反问,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北燕出兵了,齐国现在并没有同时对抗两国的能力。
太尉那边收到细作的消息,东齐已经调兵北上,抵御燕国了。皇帝说道,如果惹怒了齐国,出兵压境,那么对我楚国而言,乃是灭顶之灾。
哦?平阳公主冷笑一声,那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还城求和呢?
齐国有吞并楚国,抵御北燕的能力,怎么还会派人来求和?平阳公主一针见血,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不过是想瓦解燕楚联盟,让陛下落得一个背信弃义的名声,今日陛下若答应联姻,必遭燕帝记恨,将来齐国伐楚,燕国还会像今日这样,出兵解围吗?
楚皇陷入了沉默,一方面他畏惧强大的齐国,另一方面又不愿与燕国结仇。
答应与齐联姻,便就是背弃了燕国,可若是不答应,齐国用不了多久就会大军压境。
西楚的情况,没有人比楚皇更清楚了,况且太尉上报的军情也让他紧张不已。
阿爷知道,你极力劝阻,是不想嫁到东齐。皇帝沉默了一会儿说道,阿爷也明白,这样会委屈了你。
父亲的话,让平阳公主冷了脸,她清楚的明白,帝王的疼爱,永远都在权力之下,所以她从来都不相信,也不奢望。
阿爷以为女儿是不想嫁到他国,所以才说出这些话的吗?平阳公主看着父亲质问道。
好了好了。郑皇后起身拉扯着女儿,并用眼神不断示意。
平阳公主只好不再说话,皇帝假惺惺的安抚了几句便带着宦官离开了长秋宫。
你呀,就是一向强硬惯了,明知你阿爷吃软不吃硬,还要如此顶撞。郑皇后无奈道。
在他心里,没有任何东西比得上权力,就算女儿说尽了好话,又能改变什么呢。平阳公主道,先前是巴陵侯之子,现在又是东齐皇子。
母亲知道东齐皇子是什么人吗?平阳公主抬头。
你阿爷说是齐帝的第五子,阿娘记得几年前,齐国曾有皇子入楚,好像就是这个五皇子吧,你见过的。郑皇后说道,兴许是那时,他记住了你,否则你阿爷这么多女儿,为何偏偏选中了你。
他是个鳏夫。平阳公主说道,结发之妻亡故还不到一年。
听说东齐也没有立太子,他这般做,不过是为了夺嫡之争。平阳公主又道,一个亡了妻的庶子,只有倚靠外力才有机会成功,这样的人,心机一定十分重,想必他在提此条件之时,就已经打听好了女儿吧。
母亲是中宫皇后,且膝下只有女儿一人,这才是东齐皇子点名要女儿的真正原因。
齐楚交战数十年,仇恨早已无法化解,就算将东齐皇子扶上帝王,楚国也得不到任何好处,东齐的储君,也不会是流着楚人之血的。
听到女儿的分析,郑皇后颇为无奈的叹了口气,作为大家的女儿,她有着只有自己才明白的苦楚,女人的命,就像江河上的船随波逐流,你欲停泊,可风和水却不会让你歇下,水承载着你,风推动着你,就像丈夫与儿子,你从生来,就不是自己的。
女儿不愿这样。平阳公主道,我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我绝不会为他人而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