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已入道,不问红尘中事,惟有齐国是我一生所求。临沂公主道,惟愿齐国,国祚永昌。
李康看着临沂公主,公主的道心,在国在民,李康亦是佩服。
彭城王出京来此拦路,总不至于只是为了答谢与道别。临沂公主又道。
李康于是将萧怀玉拉到河畔单独问话,我听闻昨日平阳公主去了廷尉大狱?
是。萧怀玉抬头,按道理,平阳公主是大王的亲妹妹,可为何
李康叹了一口气,她是因为我,才去的狱中,平阳公主自小就争强好胜,我与她的过节,已经积怨颇深。
萧怀玉挑眉,一个是公主,一个是王,都是身份尊重的人,为何要争我一个卑贱之人呢?
平阳一向孤傲,前往牢狱,确实是我未能预料的。李康道,不过,对于我而言,你我一同浴血,早已是好友,所以我今日来是来提醒你的。
好友萧怀玉呆愣在原地,在乡野长大的她,似乎还没有过真正的朋友,自弟、妹出生,她既要下地干活,同时还要帮忙照看。
以彭城王的身份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是让她难以相信。
军中的将士都说彭城王是楚国最有才华最为出众的皇子,亦有可能成为楚国的下一任君王,怀玉虽是粗鄙之人,但也懂尊卑与君臣。萧怀玉拒绝了彭城王的好意,怀玉是楚国的臣子,也是楚国的将士,今后大王若是需要,怀玉愿为王而战。
听到萧怀玉的话,李康也没有强求交友,他朝跟随自己一同而来的侍从招了招手,过来。
大王。侍从端着一副略微沉重的铁制盔甲。
铁甲在当朝乃贵重之物,也是官府禁物,寻常百姓不可着,且不可私制,更不可藏甲,李康将其相赠,皮甲易破,换这铁甲吧,能防刀剑。
昨日还在冰冷的狱中煎熬,而今日的遭遇,却让萧怀玉受宠若惊,于是推辞道:这太贵重了,无功不受禄。
李康于是解释道:算是上次你救我的报答,战场之上刀剑无眼,防护不可不重视,这副甲虽算不上精品,却也能防刀剑,你要活下来,寡人的幕府,还等着你入内呢。
萧怀玉听懂了彭城王之意,看着崭新的铁甲,想到自己身上的甲经过战争后已经有破损,于是便接下,多谢大王。
这个临沂公主并非等闲之辈。李康小声提醒道,你跟着她,需加倍当心。
作者有话说:
鹊尾冠又称长冠、刘氏冠,是汉高祖刘邦所创,属于贵族衣冠,爵位不够是不能戴的。
某些时代太散了,所以服冠基本采用汉制,看到一些比较符合的会在围脖分享出来,方便参考~
萧怀玉出身农家,只会点简单的心计,比如知道齐国公主会路过那里,通过救公主拿到一个人情来保命这种,真要玩心机,她不太行(她要是有临沂这种军师,哈哈哈,就很无敌了)
临沂公主的拉拢
驾!
答谢过后,萧怀玉重新跨上马背,楚国护送的队伍再次启程向前。
马车内,临沂公主将车帘卷起,你家大王是让你来提防我的,并且,你们楚国,有人想要杀我。
怀玉不明白,公主说的意思。萧怀玉侧头道。
君子总喜欢用仁德来获取人心,千百年来都是如此。临沂公主道,就像君王所用王道,亦是此。
但实际上,临沂公主看着萧怀玉,不管是王道还是霸道,都是为己,而非真正为人,可世人就是如此,先谈己,再谈人。
临沂公主的话,萧怀玉连半句都没有听懂,什么是王道,什么又是霸道?她问道。
仁民而爱物,谓之王道,以武制人,谓之霸道,这是孟子提出的。临沂公主回道。
孟子又是谁?萧怀玉不知孟子,于是又问道,很厉害的人吗。
临沂公主默然不语,但最后还是开口回答了萧怀玉,是一个早已作古的学者。
噢。萧怀玉表现的很是无所谓,不就是个死人吗。
本想与之讲道理的临沂公主,在一番对话下来便放弃了,对于这种大字不识的粗人,或许用更直观与更实际的东西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