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你和二哥。大力大娟谢谢你二娘。”
大力大娟听话的起来道谢。
吃过饭一家人坐一起说话,范亚娟先说起玉琳要回部队的事。
“现在恢复高考的准确消息还没有,但大家把高考资料都买光了,可能是真的,我和东林的意思,玉琳高中毕业,正赶上机会,要是国家组织高考她一定要参加考试。
玉娇玉花打临时工也不是个事,我县里回来都给她们说了,她们不相信,想再打听打听。”
“考大学?”王大河不敢置信,反问道:“不是推荐大学生吗?”
“爸,推荐大学生太少了,国家建设需要大批知识青年,现在已经十年没有大规模招生了,东林说国家发展需要大学生,各行各业都需要知识分子,所以,要恢复高考的消息肯定是真的。”
“好,那我们玉琳肯定能考上大学,我看她一直都在看书,生才问她问题,她都会做。”王大河一直关注着家里孩子的学习。
“养鸡场的鸡,爷爷奶奶你们两个有没有兴趣继续喂着?”
玉琳直接道:“如果你们不养,我直接和公鸡一起卖了。我的意思是希望爷爷奶奶自己养着,现在大家都富了,鸡蛋鸡肉城里人肯定有人要买,万一进一步放开了,我们还可以扩大养殖规模。”
“50只母鸡,也不是很显眼。”
王桂花王大河犹豫着。
“爹娘,你们就答应了吧,不用你们干活,我来干。”张淑英抢着道:“我和大力大娟可以干。也能有一份收入。”
“这样,我们花钱从玉琳手里将鸡场买过来,玉琳,你也不要犟,你听我说。”
王大河想了想,接着说:“我的意思是,从玉琳这里买了以后鸡场就是我的,将来要让谁干,怎么干都是我说了算。自然,我当长辈的不能让孩子吃亏。”
“爷爷,我同意。”玉琳等他说完,就说,“市场价鸡多少钱一只,爷爷你给我一只多少钱。”
县收购站的人来收鸡,不仅将玉琳鸡场的50只公鸡买了,也从村里收了三百只小公鸡,一只小公鸡3块钱,小母鸡便宜2块五。
王大河当真大家的面,把买鸡的钱给玉琳给了,范亚娟要上班,收拾收拾要带着玉琳赶紧回去。
王桂花晚上偷偷给玉琳塞钱。
“这钱是我和你爷爷给你的,你拿着,好好买书复习,我孙女一定能考上大学!”
“奶奶我不要你的钱。我要你和爷爷把我的养鸡场看好,等我万一没要工作,还可以回来喂鸡。就是考上大学,毕业了没有工作,我也可以回来继续干。”
王桂花听了这话,回去就跟王大河说,他们一定要好好替玉琳守着鸡场,谁打主意都不给。
“我们替玉琳好好看着!”这次,王大河听老伴儿的。手里有了钱,孩子万一有个什么,他们也能出上力。
张淑英也摩拳擦掌,准备跟着老两口好好干,玉琳每月给她5块钱的辛苦费,她已经攒了二十五块钱,等在存点钱,就可以村里买一块宅基地修房了。
范亚娟带着玉琳走娘家看了爹娘,从那边坐车到县上,范亚军分到一间小两室的宿舍,娘俩直接到他家,给范大发带了礼物,小舅妈热情的接待了她们。
玉琳带着范亚娟从故都坐火车,这次一进故都,明显感觉和以前不一样了。
玉琳带着妈妈在收购站逛了一圈,买了一麻袋的古董金条玉石,杂七杂八的东西,唯独没有买到高考的书。
“小娃娃,三个月前就有人来找书,等我发现的时候,这里的书都被卖光了,最后连小学的课本都卖完了。你就别找了。现在大家都复习等着高考呢。”
“谢谢大爷。”
二毛接了发票,范亚娟看了一眼,这么些东西一共花了360块,只怕花了女儿手里大部分的钱。
“妈妈,我给爸爸和王刚叔叔杜哥带了我们县上最好的明前茶,再不买礼物了吧!”
“不买。家里什么都不缺。”范亚娟眼睛看着样式新颖的衣服舍不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