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大理寺日志知乎 > 第29章(第1页)

第29章(第1页)

那一刻,连不知来龙去脉却始终心惊肉跳又一头雾水的罗刺史,都莫名觉得心底有些酸涩起来。

后来,幸亏是庆州清风山上知名的云水道长闻讯飘然而至,看过曹司直后,轻轻一叹,说了句——

“痴儿痴儿,既来之则安之,莫迷障了。”

接着便拈起剑指,在曹司直额心一点,随即对着沉静中透着一丝虔敬与防备的李寺卿大人道:“……贫道此次安了她的神魂,汤药已可入口,您只管再唤大夫来开药吧,这几日虽是有惊却无险,大人自可放心。”

“多谢云水道长,”李寺卿大人嗓音沙哑,真挚而轻颤。“衡,铭感五内——”

“大人无须多礼。”白须苍苍的云水道长面容慈祥,意味深长地道:“大千世界,庄周梦蝶,留不留得,端只在乎一心。”

“道长此言何解?”

“不可说,不可说也。”云水道长一抚长须,一笑而去。

后来……

后来罗刺史就被“请”出来了。

不过他是看明白了,这小女郎,原来就是大家伙儿私下议论的,大理寺的那位。

“李大人来了?”卢麟含笑的声音惊醒了满脑子八卦的罗刺史。

一身玄黑滚绣银边长袍,劲瘦腰间系着玉带的高大修长男人迅步而入,玉簪束墨黑乌发,英俊严肃脸庞隐隐有一丝憔悴,却依然深沉内敛冷静如故。

卢麟和罗刺史同时起身迎接,李衡优雅朝二人拱手,“衡耽搁了,请见谅。”

“不敢不敢。”

“寺卿大人,”卢麟看见他,脸上的笑容很快敛止,认真道:“我的兵已进驻小汤村进行开挖,果然正如你所研判的,小汤村竟藏有铜铁二矿。”

罗刺史闻言大惊。“什么?铜矿和铁矿?”

“大人究竟是怎么看出来的?”卢麟难掩敬佩。

“小汤村偏僻处满山遍野生长茂盛的香薷,”李衡低沉道,“香薷又名铜草花,素喜长于含铜量高的土壤之中,且半山腰土壤岩石透赭色……《山海经》有载:沙则潜流,亦有运赭,于以求铁,趋在其下;况本官的乌皮六合胡靴边缀玄铁,行经之处皆有细微铁砂吸附而上。”

卢麟和罗刺史睁大了眼,这……就能看出?

“铜铁二矿素来相邻,种种迹象,自可揣度。”他浓眉微蹙。“况,小汤村近几年来甚为提防外人,本官来之前便查阅过安化县十年来所有地方税赋,小汤村土地贫瘠,百姓穷苦,向来是最后上缴赋税之处,可自四年前起,小汤村却是最早缴齐赋税的,这是为何?”

自然是因为人无横财不富,马无野草不肥了。

罗刺史听得嘴巴微张,惊诧不已。

“……五年前安化县一带曾报了涝灾,罗刺史可还记得?”

“下官自然记得,”罗刺史连连点头,心有余悸。“当时暴雨连下了一个月,安化县治下二百多个村子山土滑落,还有五个村子险些惨遭淹没……”

“五年前我尚未执掌大理寺,时任户部侍郎,犹记当年安化县涝灾之事,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圣人立时命户部拨下钱粮赈灾。”李衡睫毛黑如鸦羽,掩住眸底一寸精光。“——如我料想没错,必是暴雨连日冲刷山石,这才叫深埋于地底的矿帽露了出来,为小汤村民所知。”

卢麟恍然大悟。“有道理!这就衔接上了。”

罗刺史不敢置信。“……寺卿大人,您从这卷宗中的小小异状便可窥知其中诡秘?”

“自然不仅止于此。”他摇头。“本官也不过心生疑窦,可落实此猜测的,还是此番亲身趁着红衣行僵案前来小汤村采检,和村民周旋过后,方抽丝剥茧,真相大白。”

“可……不对啊,倘若小汤村四年前便发现铜矿铁矿,还有这么天大的胆子敢自行开采而不上报朝廷,他们岂不是家家户户都发了大横财,早该日日锦衣玉食,甚至搬离了这荒山野地,又怎么还会继续窝在这鸟不生蛋的小汤村熬穷呢?”卢麟沉吟。

“料想原因有三,”李衡眼神幽深,缜密的分析道:“一许是铜、铁二矿深埋于下,少许裸露于地面无意中被村民发现的矿藏并不多,欲往下深挖,必得做好万全准备,此非一二载可成。”

卢麟和罗刺史忍不住连连点头。

“二则但凡大唐境内,金银铜铁矿产本为朝廷所有,私下开采,是十恶不赦,夷五族之大罪,事关重大,自难妄动,若是泄漏了风声,小汤村覆灭之灾转眼即至。三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