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庶子无为科举无错免费阅读 > 第295章(第2页)

第295章(第2页)

若说陶临九最开始来的时候,是因为内心深处对沈江霖的信任,那么此时此刻,他是真正接受了沈江霖的政治理念,并且准备以此来奋斗终身。

沈江霖给出的不仅仅是方法论,他用河阳县的成功,明明白白地告诉他,这是可行的。

或许,他为万世开太平之路,就从今天开始起航了。

沈江霖能真正收服陶临九为自己所用之后,长长松了一口气,他需要更多像陶临九这样新鲜血液、满怀赤诚之人加入到他们这一方的阵营里来。

土地方面沈江霖在河阳县实施的摊丁入亩的改革方式,无地者不纳税,土地产出按照累进税率来收税,土地越多,交税越多;同样对于工商业者的收税方式,也从过去简单的过税、住税等转向为按照阶梯利润取税,分为商业税和个税,让商贸更容易流通,经济活力便能大大增强。

除了收税方式外,同样要将各种工商业用工厂作坊的方式发展起来,同时还要开放边境贸易和海上贸易,因为快速的产业升级必定会导致生产过剩,过剩的产能在内销无法消化完的情况下,不至于让整个国家陷入另一种经济萧条的话,那就只能将产品倾销海外,攫取世界利益。

这里有些东西他已经透露给皇帝和他兄长了,但是还有一些东西他谁都没有说过,因为这不是普通的变法革新,这是要改天换日!

这一条路,太过漫长,在大周朝往前看的历史上,没有前人指引,若无沈江霖这个异数,也根本没有人会有如此坚定的想法,去推进这一切。

税制改革只是第一步而已,后续对士农工商地位的颠覆,对科举入仕选拔人才标准的改革,对军队制度的改革,每一步或许都会走的万分艰难。

沈江霖采用的是伟人的理念,就在云南做试点,再在整个大周朝推广下去,以点到面,边干边想边总结,还要不断培养人才、培养坚定想法的改革派,哪怕有一天他们这一批人无法看到这一天,也要确保这一天终将会到来。

和陶临九交接完之后,沈江霖便去临安府走马上任,他刚刚上任不久,从京城到来羁押章文鼎的人也到了。

柳如是见章文鼎“完好”,依旧神志清晰、可以正常交流,总算放下心来,撤掉了暗中对章文鼎保护的人马,由自己人将他接管,并没有在临安府多有逗留,就立马押解章文鼎回京。

这个人要怎么用,要如何用,还得首辅大人见过了他才能下定论。

章文鼎惶惶然被套上枷锁,踏上了回京之路。

章文鼎一路上忐忑至极,每每面对那位刑部的柳大人时,都想要上前搭讪,看看自己是否还有一线生机,但是他这一路上,却无人理睬他,甚至连他以为的会在路上就对他进行的逼供也是没有的,只有沉默的赶路。

可越是这样,章文鼎心中就越发的不安。

难道他的罪责就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了?自己此去京城是必死无疑了?

章文鼎在这种长达两月的沉默中,简直是越想越害怕,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来问,都无需严刑逼供,只要能保他的命,那么他一定把自己犯下的所有罪行都原原本本地说出来,不敢再有一星半点的隐瞒。

甚至章文鼎脑海中还在不断地盘算着,自己到底还有什么是值得那位柳大人看重的?

他的家产早就已经被查抄充公,他的关系网络都在云南之地,到了京城是两眼一抹黑,只有当年走动关系的时候,给两位大人送过礼,这些年没有断了联系,可是他都出了事了,这两位大人不可能还会保他!

章文鼎绝望了,他从一开始还想尽办法求生,到后面因为一路上的沉默无人理睬,觉得自己是毫无希望了,这一回定是十死无生,所以来押解他的人就连开口说话的机会都不给他。

然而,还没到京城,他们一行人却在城郊外一处百姓房中落脚,章文鼎则被人带到了一个房间里,整个房间内空空荡荡,只有一把交椅摆在中间,上面坐着一人,章文鼎看到此人面容时,先是愣了一下,继而狂喜!

虽然这张面容比他印象中的要衰老许多了,可是章文鼎那年中了进士后,在金銮殿上可是见过的,这便是当朝首辅杨大人啊!

为什么杨大人会出现在这里?

章文鼎此人虽然贪赃枉法、欲壑难填,但这并不表示他不是一个聪明人,他看到杨首辅的第一眼就知道,对方是冲着沈江霖来的。

他已然没有了利用价值,而能够让杨首辅亲自出动的,必然是有触及到首辅大人利益的人和事,除了沈江霖这个杀才,不作他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