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御前女官是做什么 > 势成骑虎(第2页)

势成骑虎(第2页)

小边在一边用力点头。

赵长宁冷静摇头,“杀人之前,得先保命,他是掌印,死了必会有人查。”

大家心里不好过,但日子还得过。

小顺掰着指头和赵长宁报账,“姑姑,如今煤价见涨,我不敢多买,买了些芋头跟肉还有鸡蛋等能贮存的东西,咱们能吃些日子。”

赵长宁点头,“不用计较价钱,咱们不缺钱,安危最重要。”

她依旧细心吩咐,“你不是说小炉子不好做饭吗?直接弄点黄泥搭灶吧,暂时别在外头乱吃,多买点面粉跟鸡蛋,好做还好吃,还有,东西一定要亲自接回来,不允许外人碰。”

小顺看姑姑说完又想了好一会儿才进屋,喃喃道:“姑姑真的很伤心。”

小志点头,面露哀伤,“每每出事后,姑姑才会这么细致的叮嘱,这次都怪我,没提防,不然小微姐也不会出事……”

……

得知皇帝和太子已经吃完御膳,要往勤政殿来与大臣议事,赵长宁收拾好,也赶紧前去服侍。

其实往常这个时候,她也不是天天去,但现在,她必须自己去。

胡狗儿果然也在,两人见面,眼神自然都不好看。

赵长宁扶着皇帝进门,随即便是太子跟内阁几位大人鱼贯而入。

她伺候皇帝坐下,拿来薄毯子细心将皇帝的腿包好,单起了手炉送到头发花白的太子手上,又给正中间铜炉里加炭后,便习惯性地准备退出去。

皇帝却叫住了她,面露不适道:“朕有些头疼,捏捏吧。”

这是要她留下来?

赵长宁顺从的低头,察觉胡狗儿的目光如针般刺过来,她只心内冷笑,并未回应。

太子闻言连忙起身关切道:“父皇身子不适?可请太医看过?儿子近日也觉得头晕脑胀,看来真是父子连心。”

皇帝看着太子,眼中露出慈爱之色,叹了口气,“是你那小孙子福薄,莫要太过伤怀。”

赵长宁见太子擦了擦眼泪,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闪着银光,等皇帝轻轻挥手,她连忙朝下走去。

“太子殿下,奴婢手艺不精,您切莫嫌弃。”

等太子重新坐下后,她便抬手轻轻为他揉捏起来。

她从前虽然没有资格留在这听政,但与诸位大人也打过交道,明显感受到气氛不同,还未说话,面色就不太好看。

果然,皇帝开口了,“你们几个说说吧,这次浙江又是倭患又是叛逆,明轩怎么弄的?事儿不小啊。”

首辅高赟立刻站了出来,“皇上,为百姓计,朝廷应尽快派兵镇压内贼,驱除倭寇,方为上策。”

另三人也赶紧起身附和,大家意见很统一,就是先解决事儿,再秋后算账。

可胡狗儿不一样,他站出来,阴恻恻的道:“皇上,浙江倭患多年,朝野皆知,明大人任浙江巡抚,不说去除倭患,还弄出了叛党,就足以证明他办事无能……”

高赟面如锅底,“胡公公,明大人在浙江八年,尽心尽力,认真办差,从无差错,升任巡抚不过一载,许多事才刚刚交代到他手上,怎么就证明他能力不行了?”

胡狗儿倒是有理有据,还拿出司礼监的册子。

“明大人升任巡抚一年,仅仅一年,织造司就损失了快五百万两银子,这叫从无差错?这叫尽心尽力?”

他扑通跪下,朝皇帝哭诉,“皇上,杭州织造局前些日子就传了折子回来,您当时看完许久没有说话,奴才知道,您是心痛啊,您如此器重明大人,可他呢,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说不得这次的叛贼,就是他……”

“胡公公。”一声大喝阻止了他接下来的话,高赟苍老的面容上露出愤怒之色,“污蔑朝廷大员,该当何罪?你可要小心说话。”

他吼完这句,似是累极,颤着身子后退了两步,差点委顿在地。

幸好有孙之道扶着他,这才没有出丑。

孙之道自然也不是好惹的,指着胡狗儿怒道:“浙江叛逆出现也是有迹可循,织造司在浙江横行无道,压榨百姓,本就干旱,还假借高价收生丝之名,骗取百姓田地,拼命压价,致使百姓失田失地,民不聊生,明大人上折子参你们无法无天,你们就暗地里打击报复……”

“孙大人,无凭无据的话,可不能乱说。”胡狗儿咬了咬牙,目光一闪,立刻转了口风,“皇上,奴才有事要奏。”

皇帝浑浊的眼,这会儿依旧阖着。

“明大人母死不发丧,依照大庸律例,匿丧当徙千里。”胡狗儿恭敬磕着头,但嘴里的话,却如惊雷,震得几位大人目瞪口呆。

赵长宁也惊住了,她看向胡狗儿的眼神微微一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