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写在书签上 > 三十 光影与归心(第2页)

三十 光影与归心(第2页)

祁祺走到一座低矮的铸铁拱桥下,回头朝镜头笑了笑,动作自然得像是在和一个熟识的朋友分享一处私藏的风景。

他抬手指了指远处岸边那家涂着明亮青绿色的小咖啡馆,声音带着一丝慵懒的笑意:

“如果要选一个地方,在巴黎发呆一天,我大概会来这里。坐在河边,喝一杯热可可,看船来船往,看人走来走去,也什么都不做。”

镜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缓缓推进——小小的咖啡馆门前摆着几张藤椅,阳伞下有一位穿着呢大衣的女士正抱着一本厚厚的书在读。狗儿趴在椅子边打盹,远处的孩子在石板路上画着粉笔画。

没有特别热闹,也没有特别寂寥,像是一场生活正好走到了舒适的温度里。

祁祺没有急着继续走。他撑着栏杆,看了一会儿水面上的光影浮动。

镜头捕捉到他那一瞬安静的神情——睫毛在微风里轻轻颤动,眉眼温柔而澄澈,像极了那条运河上倒映的斑驳梧桐影。

那是一种只属于旅途中,偶尔才会浮现出的、真正放松的表情。

就在祁祺准备继续往运河另一端走去的时候,一群从咖啡馆门口路过的年轻女孩,忽然停住了脚步。

其中一个女孩,眼睛亮得不可思议地盯着祁祺,小声却又带着明显激动地拉了拉同伴的袖子:“是祁祺!是祁祺吧?”

几个人迅速聚在一起,小小声讨论着,眼神里掩不住的雀跃和慌张。

祁祺察觉到动静,微微偏过头,朝她们礼貌地点了点头,嘴角带着一个安静而温柔的笑。

不是明星架子,也没有夸张的热情。就像路过一位老友,轻轻致意。

那几个女孩几乎是在原地绽放开来,小心翼翼地凑过来,小声问道:“可以合个影吗?”

祁祺温和地说:“可以啊。”

他的声音仍旧带着旅途中松弛的调子,不快不慢,也没有丝毫不耐烦。

摄影师和艾伦在旁边默契地收了镜头,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和粉丝有片刻属于自己的温暖瞬间。

祁祺配合着合影,低头听她们小声地说着喜欢他的作品,喜欢他拍的剧,也喜欢他在镜头外的模样。每一句,他都很认真地听着,偶尔点头,偶尔低笑一声回应,像是真的把这些悄悄放进了心里。

没有多余的寒暄,也没有刻意的疏远。他一贯是这样——不喧闹,不拒绝,用温柔的方式和这个世界维持一场安静而真诚的连接。

合影结束后,祁祺向她们微微挥了挥手,目送着那群女孩蹦蹦跳跳离开的背影,眼里漾着一点柔光。

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小小夏日阵雨,落在旅途上,湿润而明亮。

他转回头,对着镜头笑了笑,声音轻轻的:

“巴黎的运河,会让你遇见意想不到的人。”

摄影师在耳机里轻轻说了一句:“Perfect。就是这种感觉。”

艾伦在旁边收拾器材,低低笑了一下,心里默默想着:哥就是哥,营业营业,还是让人不自觉地心软。

第三站,是蒙马特高地附近的一条无名小巷。

这里离著名的圣心大教堂不远,但比起热闹的景点主路,这条巷子显然更安静些。鹅卵石小路弯弯绕绕,两旁是低矮的老房子,墙面爬满了爬山虎,偶尔有猫咪懒懒地蹲在门廊台阶上,睁着半眯的眼睛晒太阳。

祁祺踩着石板路慢慢往前走,身影被夕阳拉得细长。镜头静静跟在后面,不急着推近,也不急着捕捉表情,只是安静地,像是陪着他走这一段熟悉又陌生的旅程。

走到一个巷子拐角处,他回头,对着镜头轻声开口:

“大家印象里的蒙马特,可能是画家广场,是圣心大教堂,是街头画肖像的人群。但其实,这种藏在拐角的小巷,才是蒙马特最真实的样子。”

他说话的声音不高,但有种天然的温柔与沉静。

镜头捕捉到他低头,踏碎阳光的那一瞬。石板缝里有早秋落下的梧桐叶,踩上去时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像是一场轻声的告白。

祁祺边走边介绍,语气随意而亲切:

“蒙马特以前是艺术家聚居的地方。毕加索、雷诺阿、莫迪利亚尼……好多名字,都在这里生活过,画画、喝酒、谈理想,日子过得很穷,但心里是自由的。这里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不是繁华的巴黎,而是那种,‘就算一无所有,也还能抬头看看天’的地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