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妙真连忙回头,就见那父子三个呈扇形排开走了过来,李玄道跟在李渊身侧,手里还拎着个拂尘,端的是一副世外高人做派。
等李妙真兄妹两个行礼完毕,又陪着他们上过香,这才重新续上了之前的话题。
“前日先生来给我上课讲《昭君赋》,提到了义成公主的事,我就记住了。”
李渊听了这个名字,脸色有些不好。
义成公主是隋朝的和亲公主,一开始嫁的正是始毕可汗和颉利可汗的爹,随后又因为突厥的“收继婚”传统,嫁了始毕可汗。
自李唐夺了亲戚家皇位后,义成公主就深恨李家,连带着也开始支持突厥和唐朝的冲突,也算是李渊的一块心头病了。
毕竟义成公主是和亲公主、又是前朝皇室,杨广做的孽和她关系不大,李渊能高喊广大帝无道、要代天伐逆,却不好说为国和亲的公主是“逆”,在大义这方面,李渊不是很能站住脚。
也就是能拿突厥可敦的身份说一说事。
李建成为女儿解惑:
“处罗可汗死后,义成公主认为处罗可汗之子阿史那摸末年幼貌寝,主张立颉利可汗为大可汗。”
不用说,这个阿史那摸末就不是义成公主生的。
“那阿史那摸末会愿意吗?”
李世民笑:
“自然是不愿意的,可天命如此,他又不如颉利可汗兵强马壮,也只能愿意了。”
李建成哼了一声,总觉得这个弟弟在炫耀什么。
“若我大唐支持他去恢复突厥正统,他应该也愿意吧。”
什么恢复突厥正统啊,突厥的皇位传承比大唐乱多了,兄死弟及,父死子及,侄死叔及。。。。。。正统的血脉估计都被拿头颅盛酒了,不过是找个借口插手突厥内政。
也就是此时的初唐还残留一些奴隶制,大哥不好说二哥,不然以人权的名义干涉突厥内政,大搞奴隶解放,也是不错的主意。
李妙真又暗示:
“刘黑闼作乱,说不得会和突厥勾结,突厥若是想和他联盟,总要出点人手吧。”
李建成和李世民对视,向周边势力派探子、挑动内乱,这可是祖传手艺了,但大唐建立以来,内乱不断,虽然他们也在突厥安插了人手,但也以潜伏和打探南下意图为主,还没想着做点什么。
但结合刘黑闼的事情来看,他们又觉得,此时的确是不错的离间机会。
兄弟俩都有了同样的想法,又都看向李渊。
李渊哈哈大笑,“不错,不错,大娘聪慧,是该趁着年幼多学一学东西。大娘如今的先生是谁?”
“是谢偃之妹,她在家中寡居,擅长诗文,便被儿请来为大娘授业。”
李渊想了想,没什么印象,便说:
“弘农杨氏杨达有一女,颇具才干,去岁被我指给了武士彟,不若让她也隔段时间进宫来,给大娘做个先生。”
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由一桩做媒引发的惨案”。
原本杨氏人到中年,不缺吃穿,自自在在地修行,结果李渊非要做媒让她去当后妈。
然后杨氏生了个女儿,抢了李唐的皇位,还把李渊的血脉杀了一多半。
这算不算多年前射下的箭,于今日正中眉心?
话虽如此,李妙真还是欣然答应,能养出武则天还活了九十几岁的女人,无论是能力还是心态,甚至是养生方式,都很值得一学。
杨氏得了李渊旨意,先去东宫见了郑观音,即使做祖父的已经定下了,做亲娘的也得和老师商量一下教学范围和方向。
郑观音为表重视,提前就到了会客的地方等待,手下撸着猫,心中暗自思量。
李建成和她透露了一点储位可能有的变动,这也证实了前些日子郑观音心中的猜测。
不仅如此,李建成还暗示,日后他这个做耶耶的,总是要退后一步的;李承宗是嫡长子,身份敏感,身体不好,也不适合在朝堂上;而后面几个儿子,不管可不可用,李世民多少都要压一压。李建成也不欲让儿子们去冒险争什么,他都退了,又何必养大儿子们的野心。
而家里的男人退后,与之相对的,女儿们就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不管怎么说,李世民总得优待一下识情识趣的哥哥吧。
李建成回想近半年来李妙真的所作所为,动作不大,也只是提了几个建议,但都说在了点子上;而且很有分寸,你能说她插手朝政,但也可以看作是为家人分忧,而由于她并没有介入太多,前者的指责就很难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