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大汉第一功臣是谁 > 第145章(第2页)

第145章(第2页)

阿芷领命退下,魏倩指尖轻抚颈间玉坠,温润的触感让她微微勾唇。青黛见状,麻利地取来一件绣鹤的披风,轻声道,“如今还在倒春寒,晨间风凉,相国出门加件外裳吧。”

“不必,我还不冷,带上就好,冷了我自会披上,走,去厅房。”

她们到时韩信已经到了,魏倩只见韩信立在廊下,一袭墨蓝锦袍,腰间玉带缀着佩玉,整个人锐利又内敛。他目光在魏倩耳畔的明月珰上停留一瞬,又迅速移开,唇角却微微扬起。

魏倩看着他,扬眉道,“君侯今日来得早,”她抬手示意侍女摆膳,“既来了,便一同用些早食再走。”

青瓷碗里盛着新熬的粟米粥,点缀着枸杞与莲子。桌上一碟金黄油亮的胡麻饼,还冒着热气。还有几样小菜,醋芹、酱瓜、腌梅子,爽口开胃。

韩信执筷,同样是侯,为什么他觉得魏倩比他精致太多?不过他不是喜富贵的人,开始没话找话,“魏相这剧院首演,排的是《赵氏孤儿》?”

“嗯。”魏倩夹了一筷子醋芹,“君侯可听过这话本故事?”

这是时人小说家改编的话本,场景,语言,神态编写的很到位。

“略知一二。”韩信抬眼,“不过韩某好奇的是,魏相为何选这出戏?”

魏倩慢条斯理地搅着粥,唇角微勾,“忠义复仇,大快人心,百姓爱看。”

复仇爽文里又夹着恩怨情仇,挺好的,人这一辈子,不能太顺,会无乐趣,不能过于虐,会失了平衡心态。魏倩还是比较喜欢纠葛纷争的情事,给她天天伤脑细胞的工作来点刺激,否则她会失了打扮的乐趣。她以前读书的时候也很喜欢看狗血虐悲来着。

有些女孩认定一个人就是一个人了,少了激情,也没了打扮自己点燃荷尔蒙的欲望,很明显她不是,毕竟当年刘邦哄她造反时,第一句就是与她说,美男子,日后想娶几个娶几个。

可惜她一个也不想娶,她实不想与人绑死,与人谈情说爱没问题,绑死成为她丈夫就算了,她不需要这种关系。

韩信坐进了她的马车,一路前往咸阳,正值春好,草木都发了嫩芽。韩信侧目看她,日光透过纱帘,在她精致的侧颜上投下淡淡光影。他笑着与她言,“魏相为这剧院费尽心思,今日必能名动天下。”

魏倩转眸,与他四目相对,笑意更深,“那便借君侯吉言了。”

车外,春光明媚,咸阳城的轮廓已隐约可见。而今日的大剧院,注定将成为天下人瞩目的焦点。

咸阳大剧院灯火通明。

未至酉时,剧院外已是人潮涌动,持票者验过木符,依次入场。无票者围聚在街边茶肆,翘首以盼,只盼能隔墙听到丝竹之声。商贩趁机兜售果脯、蜜饯,更有伶俐的小童叫卖手抄剧情梗概,三文钱一份,转眼抢空。

魏倩与韩信、巨子同坐二楼中央的纱帘包厢。案几上摆着新摘的枇杷、冰镇的葡萄酒,以及剧院特制的酥皮点心。透过轻纱,舞台全景一览无余。

她这一天一直在后台待着,给那些演员们打气,毕竟是表演,不是他们熟悉的歌舞,表演以演为主,有歌舞,但不多。

不过他们已经排练无数遍了,男女演员都有,但由于男演员少,戏少不必说台词的,用女子代替。

鼓声骤起,帷幕拉开。

舞台上,晋国大殿以朱漆梁柱、青铜鼎器布景,百官分列两侧。灯光忽暗,唯留一束冷光聚焦于奸臣屠岸贾。

舞台的声效开始展露,低沉的雷音自穹顶滚过,青铜薄片震颤,如刀剑出鞘。

舞台机关极为配合,屠岸贾挥袖间,舞台地板突然裂开,露出血池,实际是红绸翻涌,象征赵氏满门被诛。

下面的观众不知道啊,他们哪见过这阵仗,反应很大,底层座席的百姓惊呼出声,有人甚至吓得站起来,被人拽下来坐好,挡什么道啊,正精彩呢!

程婴怀抱婴儿,夜行于风雪中。

而雪景就由洁白细砂自顶棚簌簌洒落,琉璃灯折射出凛冽寒光。

风声起,后台风箱鼓动,纱幕起伏如暴雪肆虐。舞台旋转,程婴身影渐隐,场景切换至公孙杵臼的草屋,茅草顶竟是真的干草铺就。

非常讲究细节,其实用细盐更好,但这样太浪费了,汉初百姓才吃上盐多久啊,他们要是知道不喷才怪。

巨子仔细看了他们对他机关的用法,“这草屋……是用了活榫?拆装倒方便。”

魏相轻笑,“巨子好眼力。”

到第三幕时,二十年后,赵氏孤儿率兵杀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