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朝廷来了个女状元是谁 > 面见圣上(第1页)

面见圣上(第1页)

第二日一早,朱雀门外。

天公不作美,早上便细雨绵绵。顾允和敲完九响登闻鼓,便静立在沈玉身侧。

她昨日睡得好,今日精神抖擞的,再看沈玉,她昨夜不知干了什么,好似一宿没睡,神色难免有些恹恹。

今晨出了崇仁坊,她便留意到沈玉那三名护卫,悄然少了一人。料想此刻,那人已快马入了宫,向沈家在宫内的眼线通风报信去了。

顾允和心思流转:沈玉是余不乡沈氏的嫡女,出身江南头等钟鸣鼎食之家,亦是雍朝五大氏族之一。

她人也争气,三岁能背《千字文》,七岁通晓《论语》,自幼便与兄长并称“沈门双璧”,比他们兄妹二人那庸常的家主父亲都好上不少。

但撑起沈家家业的人,却不在沈家,而在后宫之中。

雍朝开国至今,共有五位皇帝:高祖、武帝、女帝、先帝和当今圣上。

当今圣上专情,后宫只有孝敏皇后一人,并为此拒绝了所有世家塞的女人,这也令世家所不喜。

不知缘由地,孝敏皇后在今年年初时突发恶疾,暴毙而亡,当今圣上因为此事,至今都有些疯癫,但他仍没有顺了世家的意,照旧虚设后宫。

而先帝已逝,有子女的太妃都住到了子女府上,没有子女的便送往尼姑庵中,是以现在掌管后宫乃至大内诸事的权力,落在了昔年女帝皇夫、沈玉的三叔,也就是如今的皇父沈追头上。

顾允和在北凉也听说过不少关于这位皇父的传言,据传他曾与北凉王二人,一文一武,共同担任女帝伴读,女帝设立科举之策后,他便是女帝钦点的第一任状元,还素有天下第一才子的美称,但不知为何鬼迷心窍,在战前拿粮草逼女帝立他为皇夫。

后来女帝登基三年而亡,未留子嗣,几位辅政大臣便扶持高祖的结拜兄弟,也就是先帝登基。

因着并无先例,沈追的身份与去处不定,在后宫中就尴尬起来。

后事繁杂,从身份尴尬到大权独揽,沈追也花了十几年,顾允和没有细想,等她回过神来,发现不知何时一个身着紫袍的中年臣子已经来到她们身侧,他看向沈玉与顾允和,笑容和煦:“沈姑娘,顾姑娘,随本官进来吧。”

“嗯。”沈玉行了一礼,又偷瞥一眼顾允和,示意她跟上。

顾允和跟着沈玉行了一礼,心下暗中记住了这个官员样貌。

穿过宫门,雨声渐消。宫门后,甬道幽深漫长,两边是高耸湿冷的宫墙,将天空挤压成一线灰白。

“入了宫门,便由徐大监为你们引路了。”紫袍的中年臣子在廊前停步,面容依旧和煦。

一个身着深青宦官服色、面皮耷拉着的宦官已无声无息地候在那里。他眼皮低垂,只对紫袍臣子极其轻微地颔了下首,便转身引路,步履无声。

不久,一座威严的大殿出现在眼前。殿门上方,黑底金字的“紫宸殿”匾额高悬。殿门两侧,侍立着数名面无表情的金吾卫。

老宦官在殿门外停住,侧身让开,眼皮依旧垂着,声音不高却清晰穿透:“陛下,余不乡沈氏女,携愍国公遗孤顾氏,奉召觐见。”

殿内一片死寂。片刻,一个尖细的声音从里面传出,带着深宫特有的阴冷:“宣——”

帘子掀开,浓烈得令人有一瞬窒息的龙涎香混合着陈年木料的气息,昏昏燥燥如同实质般涌出,瞬间包裹住顾允和。

她微微掩住鼻子,敏锐察觉到一股药味儿。

微微侧头看向沈玉,她面色略有不适,手却还规矩地在腰前交叠,一副克己守礼的模样。

顾允和收回目光,随着沈玉的脚步踏入殿内。余光隐约看到两侧侍立的宫人宦官如同泥塑般垂首屏息。

想来都是世家的人。

据说当今圣上性子刚直,因多有违逆世家,已经被严密监视起来了,甚至圣旨没有经过五大世家与四位辅政大臣的首肯,都传不出皇宫。

只是……皇父沈追在皇宫培植自身势力,最多是与大监来往,门口的金吾卫又是谁家的?

殿内最深处,数道厚重的明黄纱帘低垂,将御座完全遮蔽。帘后,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

“民女沈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民女顾氏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们的声音在空旷殿宇中远远荡开。

帘后无声。

顾允和能感到无形目光穿透纱帘刺在她身上。

“沈氏女,”帘内声音平淡,听不出来什么情绪,“登闻鼓动天听,关乎国体。何事?”

沈玉深吸一口气,声音带上刻意的悲怆与急促:“启奏陛下!臣女归途路经益州,亲见愍国公独子为流民所迫,不堪折辱,自尽身亡!唯余孤女顾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